1946年戴笠身亡,留下不少财物和旧人,毛人凤一样不碰,就连向影心也被送进精神病院。十多年后,毛人凤查出癌症,蒋经国出资送他赴美治疗,向影心端来药碗,低声说:“喝了药吧,喝完就好些了。”
浙江省档案馆解密文件显示,戴笠遗产处理遵循着精密设计:杭州西湖别墅登记在侄子戴藏宜名下,上海霞飞路雪佛兰轿车过户给警卫组长,重庆歌乐山的8箱金条则存入花旗银行保险库。
这种"去中心化"的财产布局,让继任者毛人凤在1946年6月接任时陷入两难——既不能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又要向蒋介石证明忠诚。
台北国史馆保存的会议记录揭露,毛人凤在戴笠死后第三天便启动"净产行动":将戴笠南京、上海五处公馆内的明清字画打包封存,通过水路运抵台湾;同时将12辆美式吉普车转交青年军207师,这种切割式处理既规避贪腐嫌疑,又将核心资产纳入蒋介石监控范围。
向影心的命运成为权力游戏的缩影,军统1947年密档记载,这位军统"裙带花"在戴笠死后突然精神失常,经南京中央医院诊断为"癔症性失语",但1998年解密的侍从室日记显示,实为毛人凤授意将其软禁在西山别墅,直至1949年秘密转移台湾。
台北荣民总医院2001年曝光的病历显示,向影心1953年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台北松山疗养院度过余生。
毛人凤的生存哲学在权力巅峰期遭遇挑战,1952年情报局改组期间,他试图通过"阳明山计划"在台北近郊复制重庆白公馆模式,却因蒋经国介入被迫搁浅,美国中情局解密的1954年评估报告指出,毛人凤晚年偏执源自双重恐惧:既担心重蹈戴笠覆辙,又畏惧新兴技术派系的崛起。
医疗档案揭开死亡迷雾,1955年10月台北三军总院的病理切片显示,毛人凤肝脏已布满3cm以上肿瘤。
蒋经国特批的赴美治疗实为政治流放——随行医护人员中有3名安全局特工,洛杉矶西奈医疗中心的治疗记录显示,毛人凤在化疗期间仍坚持每日口述情报简报,字迹因药物作用扭曲成波浪状。
台北辛亥路档案馆保存着毛人凤临终场景:1956年10月14日23时07分,心电监护仪划出直线时,床头《中央日报》头条正是蒋经国视察金门的照片。
这种戏剧性时刻印证了情报头目的宿命——台北情报圈至今流传的黑色笑话称,毛人凤咽气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文件加密等级调至甲级"。
向影心的结局更具悲剧色彩,2002年美国移民局记录显示,这位曾经的军统女谍晚年隐居旧金山日落区,化名"艾琳·毛"领取救济金度日,邻居回忆她每日清晨擦拭丈夫遗照,却将毛人凤军装照反扣在桌面,这种矛盾举止,成为那段血色岁月最苍白的注脚。
阳明山忠烈祠外的无名墓区,毛人凤骨灰盒编号"0765"静静躺在D区27架4层,管理员透露,2015年曾有白发老妇在暴雨中驻足两小时,离开时在访客簿留下"天凉好个秋"五字,台北情报史研究者指出,这或许是对那段谍海浮沉最克制的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