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里同时碰到毒蛇和波斯人,一定要先打死波斯人。” 据说这是一句流传在阿拉伯世界的谚语,我也是刷头条后才知道有这么一句话。 为什么会有谚语? 谚语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它通常蕴含着丰富的经验、智慧和哲理,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教育意义。 换言之,就像人们常说的,名字会取错,外号一定不会错。 一句话为什么会成为谚语,肯定是因为这句话有道理,大家都认同,然后流传开来,就成了谚语。 我个人挺喜欢历史的,但对中东各国的历史却知之甚少。 因此,以前搞不懂伊朗在中东地界的风评为什么那么差。 会不会是因为‘不招人嫉是庸才’? 最近,开始理解古人的睿智了。 当初一手建立起抵抗之弧的苏莱曼尼被人刺杀,伊朗忍了; 任期和沙特和解的总统,死得那么离奇,他们还是忍了; 阿克萨洪水行动后,最主要的敌人四面受敌,伊朗完全有机会发动致命一击,他们还是忍了。 甚至眼睁睁看着抵抗之弧被以色列撕碎。 终于,路被走绝了。 当初东方大国冒着和西方撕破脸的危险和他们搞贸易,又一手促成沙伊和解,就为让他们能堂堂正正做回人。 没想到,他扭头就开始背刺东大。 面对伊朗的烂泥扶不上墙,东大也失去耐心了。 俗话说得好,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伊朗自己愿意在烂泥里打滚,谁又有权利逼他们爬出来呢? 特朗普后,对中东和拜登时期的政策大相径庭。 以色列要想安心,就一定要搞伊朗; 不管是和内塔尼亚胡的私交还是因为深层政府的关系,美国都要对伊朗下死手了。 前段时间,美国又是航母又是战略轰炸机往中东派遣,一副风雨欲来的架势。 可能是觉察到大战前的肃杀之气,伊朗终于慌了。 然后,我们看到了伊朗那种堪称奇葩的观点。 他们说,东大不该放弃他们,得为他们负责。 美国想要对付的是东大; 当初,就是因为东大对伊朗施予援手,伊朗才得罪美国。 你看到了吧,这就是他们的逻辑。 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说,看起来阿拉伯人真是吃了不少亏才总结出那句谚语。 无论是以色列还是美国,他们要打伊朗,都是因为伊朗自身的关系,这叫怀璧其罪。 当初,东大觉得大家有共同的对手,那就整合一下资源,共同对敌。 而伊朗在关键的时候总是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一怂再怂。 不但失去了盟友的信任,也助长了对手打击的气焰。 伊朗一次次自废武功,想要换来敌人的手下留情,真是天真。 萨达姆因为一袋洗衣粉丢命,金胖胖一次又一次让美国吃瘪,美国却还要哄着他。 为什么,伊朗就是看不明白? 自救者天救!
“在沙漠里同时碰到毒蛇和波斯人,一定要先打死波斯人。” 据说这是一句流传在阿拉
安哥瞧世界
2025-05-19 12:13: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