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对不起你......”1959年,他将一管不明药物给喂了给襁褓中的儿子,随后愧疚得泣不成声,这名父亲名叫顾方舟。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颇为好听的外号——糖丸爷爷。那么,糖丸爷爷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 1955年夏天,江苏南通爆发了一场怪病。 上千个孩子突然手脚发软站不起来,有的甚至喘不上气。 这种病像野火一样烧到上海、青岛,连首都北京都拉响了警报。后来人们才知道,这叫小儿麻痹症,专门祸害七岁以下的娃娃,治不好也防不住。 这时候有个叫顾方舟的年轻大夫刚从苏联学成归来。 他在战场上见过生死,知道这种病比枪炮还可怕——枪炮能躲,病毒可没长眼睛。组织上把研制疫苗的担子压在他肩上,这个三十出头的宁波汉子二话不说就扎进了实验室。 当时国际上对付这个病有两种法子。美国人用死疫苗,安全但贵得吓人,打一针顶普通工人半年工资。 苏联人搞的是活疫苗,便宜可风险大,弄不好能把人吃瘫痪。 顾方舟带着团队算了笔账:新中国刚成立,要让全国娃娃都打上疫苗,活疫苗是唯一出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像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踩空。 研究团队在昆明山洞里安了家。那地方别说实验设备,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 顾方舟领着大伙儿自己挖土烧砖,硬是在荒山上盖起了实验室。 有个老技术员回忆说,那年冬天冷得哈气成冰,顾方舟把棉大衣裹在培养皿上当保温箱,自己冻得直跺脚。 最要命的是试药环节。疫苗在猴子身上管用,可人吃了会不会出事? 顾方舟端起玻璃瓶就灌,喝完了还开玩笑:"要是我瘫了,你们记得给我打报告申请工伤。"七天七夜没合眼,等到身上没起红疹也没发烧,这才敢喘口大气。 可新的难题又冒出来了。大人吃了没事,小孩呢?眼看着全国疫情越来越凶,顾方舟牙一咬心一横,把疫苗拌在米汤里喂给了自家刚满月的儿子。 那天晚上他蹲在摇篮边数了整宿的呼吸声,生怕数着数着就停了。 这事直到三十年后老伴才知道,气得直捶他:"你个老东西,要是孩子有个三长两短......"话没说完自己先掉了眼泪。 1960年冬天,第一批疫苗总算赶在年关前发往全国。可老百姓不买账——好好的孩子喂药丸,哭得撕心裂肺不说,还容易吐出来浪费。 顾方舟灵机一动,想起老家孩子都爱吃麦芽糖。经过小半年捣鼓,治病的药丸子裹上糖衣,成了娃娃们抢着要的"甜疙瘩"。 这招真应了那句老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往后的四十年里,那颗粉红色糖丸走遍大江南北。 2000年7月,74岁的顾方舟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证书上签下名字,中国正式摘掉了"脊灰疫区"的帽子。老爷子摸着证书直念叨:"还是太慢,要是能再早二十年......" 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元旦刚过,92岁的顾方舟安详离世。 追悼会上挂着他生前最爱的对联:"为一大事来鞠躬尽瘁,做一大事去泽被子孙"。这话说得实在,您看现在幼儿园里活蹦乱跳的娃娃们,哪个不是托了那颗糖丸的福? 2024年11月,宁波乡亲们把顾老的骨灰迎回故土,安葬在院士陵园。 墓碑旁栽着柚子树,碑上刻着七个字:"糖丸爷爷,一生一世"。他女儿顾晓曼说,父亲晚年最爱念叨宁波汤圆,可惜再没机会回乡尝尝。 信息来源: 中国宁波网《"糖丸爷爷"顾方舟魂归故里 落葬甬籍院士陵》 光明日报《【人民需要这样的科学家】"糖丸爷爷"一生的坚守》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之江楷模|顾方舟:护佑千万儿童健康 "糖丸爷爷"的一生一事》 中国科学家网《科学家风采 | 顾方舟:小小糖丸庇佑了中国几代人》 CCTV-4《国家记忆》栏目《"糖丸爷爷" 顾方舟》专题报道
“爸爸对不起你......”1959年,他将一管不明药物给喂了给襁褓中的儿子,随
文栋说明星
2025-05-19 10:31:44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