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见大臣韩宜可,穿着补丁衣服,怀疑他作秀,便悄悄去查访。谁料,他家中一贫如洗

底层史观吖 2025-05-17 13:58:29

朱元璋见大臣韩宜可,穿着补丁衣服,怀疑他作秀,便悄悄去查访。谁料,他家中一贫如洗,全家人都穿着补丁衣物。朱元璋大怒,直接询问韩宜可是不是将钱财藏了起来?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韩宜可脸不红心不跳。

他当然知道朱元璋命人趁他不在,暗查他家底的事情。

可他却内心毫无波澜地视而不见。

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官兵们手忙脚乱地上蹿下跳。

除了全家人穿着补丁衣物,硬是没有任何的收获。

朱元璋听着一个接着一个来报声,心中分外恼火。

甚至直接放话必须挖地三尺进行查找。

直到一个箱子的出现,瞬间让朱元璋提起精神。

本以为是放钱的木箱,但打开后却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

朱元璋的心中石头也算是落地。

直到他好奇询问韩宜可家中钱财是否藏匿,韩宜可才缓缓说出四个字“无钱可藏!”

自此,朱元璋才真的相信了韩宜可的清廉。

纵观朱元璋的手笔,可能不少人会忍不住想笑。

朱元璋自然是多疑的性子,但其实也真的怪不得他。

毕竟纵观满朝文武,韩宜可的穿着实在是“不像话”。

用现在的话来说,确实有点“显眼包”的成分。

但事实让我们看到了韩宜可的知行合一。

此后的朱元璋更是直接将祭奠大山大河的祭文,交给韩宜可撰写。

当然,韩宜可能够被朱元璋赏识与重用,并非完全因为清廉这一高尚品质。

更重要的还是他自身出众的才能。

元朝至正年间,御史台曾力邀韩宜可出山为官。

彼时的韩宜可其实内心还是比较渴望。

但通过他过人的观察力与判断力,预测到元朝可能面临崩溃。

而他断然不愿意出山接手烂摊子。

于是便果断回绝,隐居家乡。

一直到洪武初年,韩宜可再次受到多人的举荐,出山成为山阴教谕。

不愧是被力邀的有才之士,不久便升为监察御史。

纵观洪武朝廷,很明显的划分两派。

淮西功臣集团由李善长领衔。

而淮东谋臣集团以刘伯温为首。

从当时的势力来看,淮西功臣集团绝对力压淮东。

面对这样的分化局势,韩宜可竟然毫不犹豫地加入淮东。

他的理由很明确,只因淮西集团做事过于武断肆意。

一身正气的韩宜可,当然不愿意与这群人同流合污。

从朝廷的得势情况来看,淮西功臣集团绝对深得朱元璋喜爱。

但韩宜可却从来不在乎这些,直接揣着奏章进谏,弹劾淮西奸臣。

看到韩宜可的奏章,朱元璋雷霆大怒。

当即便将韩宜可抓入锦衣卫的诏狱中去。

好在朱元璋还是看在韩宜可才能与功劳的份儿上。

最终将他无罪释放。

试想,能够让朱元璋无罪释放的人,一定不简单。

洪武九年,韩宜可出任陕西按察司佥事,掌管地方的司法。

上任后不久,他便看到法制的漏洞。

依旧没有任何的忌惮,韩宜可直接奉上奏章表示应该禁止不正当的惩罚。

重罪与轻罪应该区别处决,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约束的作用。

这一意见很快便被朱元璋采纳并实施。

除了清廉与直言不讳外,韩宜可还是一个洁身自好的官员。

当年,朱元璋为了显示自己的龙恩。

所以下令将罪臣之女赏赐给衙门官吏。

面对着天上掉下的“馅饼”,所有的官吏都心花怒放。

反观韩宜可,他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的高兴,还非常的气愤。

随后更是再次上书直言,这一决定是对法制的蔑视。

一人犯罪全家连坐,而罪臣之女万不可受到如此大辱。

朱元璋听后,深知自己头脑一热的过错。

而后更是对韩宜可赞赏有加。

韩宜可对朱元璋当然效忠,但他并非愚效。

帝心难测!

韩宜可因一次重大事件被豁免后,转身辞官归乡。

一直到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位。

韩宜可才再度步入仕途,成为左副都御史。

此后的他,一直在鞠躬尽瘁地为朝廷卖命。

直到离世,他都备受百姓的爱戴,随后更是传为佳话!

0 阅读:156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