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杜月笙去黄浦江边垂钓,过来了一帮地痞流氓,找杜月笙索要垂钓费,杜月笙

品古观今呀 2025-05-17 13:53:02

1925年,杜月笙去黄浦江边垂钓,过来了一帮地痞流氓,找杜月笙索要垂钓费,杜月笙道:“我没钱,你找你们的老板过来吧!”

黄浦江边坐着个穿绸布衫的中年人正摆弄着鱼竿,几个歪戴帽子的混混晃过来要收钓鱼钱,领头的刚伸手就被中年人一句话顶回来:"叫你们老大来"。

而眼前的中年人正是刚在法租界站稳脚跟的杜月笙,虽说还没混成后来的"上海皇帝",骨子里的狠劲已经藏不住了。

混江湖的都长着狗鼻子,领头的人看这架势心里直打鼓,赶紧派人往城里报信。

不过半柱香工夫,张啸林坐着黄包车来了,穿着洋装皮鞋,手里转着两颗铁核桃,刚下车就踹翻了告状的手下。

原来杜张二人早年在闸北码头分地盘时就打过照面,都知道对方不是善茬。

那天两人勾肩搭背去了十六铺的酒楼,桌上的龙井还没凉透,上海滩三大亨的雏形就这么搭起来了。

要说这三大亨的江湖,得从黄金荣说起,这位法租界巡捕房出身的"黄老板",靠着黑白两道通吃的手腕,早早就把烟馆赌场的生意拢在手里。

杜月笙原本只是黄金荣手下管水果摊的,凭着敢打敢拼的劲头,硬是在码头抢出片天地。

张啸林来得最晚,但人家背后站着皖系军阀,手里攥着军火买卖的路子,这可比黄金荣的巡捕房腰牌硬实多了。

那年月上海滩就像个滚油锅,英法租界、本地帮派、过江军阀搅和在一起。

三大亨表面拜把子称兄弟,背地里都在较劲,黄金荣靠租界吃租界,杜月笙在码头搞运输,张啸林专做军火烟土。

最热闹要数码头卸货那会儿,黄金荣的人守着仓库,杜月笙的兄弟扛大包,张啸林的打手揣着枪在江边转悠,三家马仔见面都拿鼻孔打招呼。

1923年闹出件大事,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公子在共舞台看戏,相中了唱花旦的露兰春。

黄金荣为捧角儿跟卢公子杠上,结果被绑到龙华兵营,这事要搁别人早吓尿了,杜月笙却带着二十根金条找张啸林合计。

要说张啸林确实有门道,他通过松沪护军使何丰林的关系,愣是把黄金荣囫囵个儿捞了出来。

经此一遭,三人索性换了帖子烧黄纸,在上海滩立起了"青帮三巨头"的名号。

奈何好日子没过几年,北伐军的炮声就轰到了上海,三大亨这回犯了难,张啸林想投靠孙传芳这些北洋旧主,杜月笙觉得蒋介石势头正旺,黄金荣岁数大了只想守成。

最后还是杜月笙押对了宝,帮着国民党清理工人纠察队,换来个陆海空总司令部少将参议的头衔。

虽然张啸林嘴上不说,心里却憋着口气,这为后来分道扬镳埋了雷。

1937年淞沪会战一打,上海滩彻底乱了套,黄金荣躲在公馆里抽大烟,杜月笙忙着往香港转移家当,张啸林却看准机会和日本人勾搭上了。

要说这人也是昏了头,仗着日本宪兵队撑腰,把烟馆赌场开得满大街都是。

最绝的是他还搞了个"新亚和平促进会",专门给日军收购粮食棉花,气得杜月笙在香港摔了好几个茶碗。

天道好轮回这话真不假,1940年大暑天,张啸林在公馆三楼阳台乘凉,被贴身保镖林怀部一枪崩了脑壳。

实际上这事到现在还有争议,有人说军统下的手,也有人说是杜月笙清理门户。

而黄金荣更惨,上海解放后八十岁的人还得拿着扫把在"大世界"门口劳动改造。

倒是杜月笙早早就躲去香港,虽然肺病缠身,到底保住了全尸。

回头看看黄浦江边那场钓鱼风波,就像整个上海滩江湖的缩影。

杜月笙的硬气,张啸林的圆滑,黄金荣的老谋深算,在那个乱世里搅起多少腥风血雨。

0 阅读:152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