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陈毅气不过向毛主席汇报陶勇问题,主席得知后气得当场摔笔:立即给上海打电话 陈毅接到消息的时候,整个人愣在原地。陶勇,那个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老兄弟,竟然自杀了?还被扣上“叛徒”的帽子,家人日子过得水深火热。 陈毅气得牙根痒痒,立马收拾行囊,直奔北京找毛主席讨个说法。陶勇这人,命硬得跟块石头似的。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地主欺负他们家,连块遮风的破布都不放过。 陶勇气不过,年纪轻轻就敢提着柴刀去找地主理论,差点没被打死。后来他跑去参加红军,战场上跟不要命似的,冲在最前面,杀敌跟砍瓜切菜一样利索。 战友们都服他,管他叫“拼命三郎”。陈毅头一回见陶勇,是在红军打完一场硬仗后。陶勇满身泥巴,咧着嘴跟陈毅聊革命,俩人一拍即合,铁得跟亲兄弟似的。 陶勇打仗有股狠劲,脑子也灵光,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红九军教导师师长。抗战爆发,他被调到新四军,跟着陈毅干。 陈毅给他改了个名字,叫“陶勇”,说这名字配得上他的硬骨头。俩人一起打鬼子,配合得跟一个人似的。 黄桥那场仗,陶勇带着队伍硬是把日军碉堡给端了,炸得天翻地覆。仗打完,陈毅搂着陶勇的肩膀,笑得嘴都合不上。 可陶勇这人,太直了。有回他不听指挥,擅自改了战术,虽然打赢了,上面却把他骂得狗血淋头。陈毅拉着他喝酒,劝他悠着点,陶勇嘴上应着,心里还是那股倔劲。 解放战争,俩人又一起收拾国民党,陶勇带着部队跟风车似的,横扫一片。朝鲜战争爆发,陶勇去了第九兵团,带着弟兄们在雪地里跟美军死磕,硬是把敌人打得抱头鼠窜。 后来国家要建海军,陶勇被调去东海舰队当司令。这活儿对他来说,简直是摸黑走夜路。海军那套玩意儿,他一窍不通,底下还有人嘀咕:“陆军来的,懂个啥?”陶勇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干。 他跟着船员出海,风吹日晒,学得满头大汗。有一回,舰队遇上大风暴,船晃得跟要翻了似的,陶勇站在甲板上吼着指挥,硬是把船带回港。 弟兄们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服得五体投地。他还改了训练法子,逼着部队天天练,愣是把东海舰队整成了块硬骨头。 毛主席早就听说过陶勇的名头,在南京见了他一面,聊得跟老朋友似的。主席拍着桌子说,海军就得靠陶勇这样的硬汉顶着。陶勇咧嘴笑,脸红得跟个大苹果。 可好景不长,陶勇突然就没了,传出来的说法是他自杀了。陈毅一听,脑子嗡的一声,压根不信。陶勇那性子,刀架脖子上都不带眨眼的,咋可能自己寻短见? 更离谱的是,有人给他扣了个“叛徒”的帽子,家里老小被折腾得没法活。陈毅气得眼睛都红了,带着一肚子火跑到北京,找到毛主席。 陈毅把陶勇的事一五一十说了,讲他怎么打鬼子,怎么建海军,讲他被冤枉的事。毛主席越听越来气,啪的一声把手里的铅笔摔桌上,吼着让陈毅赶紧给上海打电话,说谁敢动陶勇,他毛泽东第一个不答应。 陈毅鼻子一酸,声音都抖了:“主席,人没了。”屋里静得吓人,毛主席呆住,半天没说话。陶勇的事,查来查去也没个结果。组织上折腾了好几回,线索早就断了。 陈毅不死心,四处找人问,可啥也没问出来。陶勇的家人好歹在许世友帮忙下安顿下来,可这事就像根刺,扎在陈毅心口。周总理后来提起陶勇,叹气说海军少了这么个人才,亏大了。 陶勇这辈子,像团火,烧得猛,灭得也快。他留下的东海舰队还在海上守着,可他的故事,却成了个没人解开的谜。
1967年陈毅气不过向毛主席汇报陶勇问题,主席得知后气得当场摔笔:立即给上海打电
时光的如流
2025-05-17 10:58: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