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明初云龙鎏金笔格鎏金铜雕弧型笔格,作三金龙偏仰盘踞之状。三龙首及其身躯构成

东园雅集 2025-05-15 09:12:29

元至明初 云龙鎏金笔格

鎏金铜雕弧型笔格,作三金龙偏仰盘踞之状。三龙首及其身躯构成一近山字形的立面,两侧龙首与龙身弯曲之处皆形成U字形凹槽,用以搁笔。此系供行文作字时,须停顿凝思之际,因笔锋犹含墨汁,暂时搁笔、架笔所使用,即明代人所称的‘笔格’或’笔搁’。古人常选用不同材料,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笔格,但其基本造型是一致的─即峦头起伏的山形,因为笔格需作实际功能的考虑:高度须适中,不能太高太低,以免墨汁流聚笔头或笔毫贴上桌面。

正面居中之金龙向前俯首,怒目而视,其下方有一祥云;龙须向两旁伸张,脑后鬃鬣分为三股,分向左、右及后方飞扬,龙身细长,身躯旋回盘绕成双圈,前后各有二龙爪,龙尾分成三股与向后飞扬之鬃鬣交迭。左右二金龙皆仰首,身躯呈双S字型,各有双爪踏地,龙尾亦成三股向后卷收。三金龙皆为独角、三爪龙,龙首比例较小,身躯硕长,符合元代至明初的龙纹特征,如北京故宫藏‘剔红云龙纹长方盒,为龙纹造型相近之例,可知其为元代至明初之间的作品。

北京故宫藏‘明万历象牙雕双龙五峰笔架’,作一大一小的龙,盘绕行游于寿山福海之间,实寓有苍龙教子、祝寿祈福之意。其基本造型、主题与笔格的‘山字形’形制则与本件相当类似,可作为参考别例。

尺寸:长21.3cm;宽5.4cm;高8.8cm

来源:中国嘉德2012年春拍《翦淞阁 文房宝玩》

0 阅读:0
东园雅集

东园雅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