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团长嫌败退的美军太弱,不愿去打,阴差阳错造就一战争史奇迹]
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团长范天恩嫌败退的美军太弱,不愿去打,也阴差阳错造就一战争史奇迹,当时发生了什么?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战争迎来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志愿军精心策划一场“诱敌深入,各个围歼”的战术,旨在将美军一步步引入事先布下的天罗地网,以求一役定乾坤。
在这场宏大的战役布局中,范天恩所率领的335团被赋予守卫飞虎山的使命,任务是截断美军北上的道路。
当范天恩率领335团踏入飞虎山时,正值彭老总精心策划的诱敌深入战术的关键阶段。此时,美军与南朝鲜军队正气势汹汹地发起全面进攻,飞虎山这个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的地方,成为敌军突破志愿军包围圈的唯一希望所在。
战斗号角一旦吹响,敌人炮火便倾泻而来,几乎将志愿军的前沿阵地淹没在火光中。范天恩毫不畏惧,亲自挺立于火线最前沿,指挥着部队进行殊死抵抗。
335团的武器装备相对简陋,每一位战士展现出惊人的勇气,他们与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这场战斗从黎明持续到黄昏,整整一天的时间里,335团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多次挫败敌人的进攻。
胜利的代价是沉重的,飞虎山每一寸土地都见证战士们的英勇与牺牲,这里几乎成为他们的最后归宿。
就在战斗进入最为激烈和关键的时刻,上级突然传来一道撤退的命令,让范天恩一时之间陷入深深的困惑与不解中,深知这块阵地的重要性,也明白撤退可能带来的后果。
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之后,范天恩选择服从大局和上级的命令,带领部队默默地撤离飞虎山。
飞虎山战役后,335团获得宝贵的休整时机,随着第二次战役的号角吹响,335团的勇士们再次披上战袍,义无反顾地踏上新的征程。
在这次战役中,根据志愿军司令部的战略部署,38军主攻方向被锁定在德川。335团没有随大部队一同前往,因执行其它任务,偏离了主战场。
此时,范天恩团长觉得那些零星散布、败退中的美国士兵已不足以引起他的兴趣,不愿意去打草惊蛇,心中有着更为宏大的目标。
在战略撤退的紧张时刻,范天恩意外捕获一则任务“攻占松骨峰,切断美军南逃退路。”接到命令后,范天恩毫不犹豫地指挥部队,全速向松骨峰进发。
当335团战士抵达松骨峰时,发现美军的突围部队已近在眼前,尽管他们身心俱疲,但仍迅速投入战斗准备。由于时间紧迫,335团只能在没有防御工事的情况下,与美军展开一场遭遇战。
这场战斗异常艰难,美军出动飞机、坦克和大炮,对335团的阵地进行猛烈的攻击。335团的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在没有掩体的阵地上,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子弹打完了,他们就挥舞着刺刀,刺刀折断了,他们就捡起石块,与敌人进行肉搏,335团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让美军士兵望而生畏。
尽管335团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但他们成功地阻止美军一个师的突围,为整个战局赢得宝贵的转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松骨峰一役告捷后,范天恩和335团全体战士得到上级的表彰,他们成功挫败美军的突围计划,更为志愿军的整体战略部署赢得至关重要的优势。
(来源:纵观历史2020 原创 纵观历史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