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6岁的女护士王清珍,用时三天三夜整理好了黄继光的遗体。没想到

陌上花开四季情 2025-05-14 10:10:16

1952年10月,16岁的女护士王清珍,用时三天三夜整理好了黄继光的遗体。没想到多年后她却自责的说:“我忘了一件事,这件事让我遗憾了一辈子。” 195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筹拍的电影《上甘岭》,里面王兰的角色就是以王清珍的事迹塑造的。 电影中,滚滚的硝烟、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与争夺、坑道里受伤战士痛苦的呻吟、因缺水嘴巴干裂而难以吞咽压缩饼干的艰难……真实上甘岭战役的惨烈,已经远远超出了影片《上甘岭》的艺术呈现。 当时43天的争夺战中,我军战士大部分在坑道中战斗,敌人还往坑道里放毒气,坑道空间狭小,战士的尸体和大小便,让坑道空气污浊,很多战士经常被熏到窒息,而且非常缺水,连尿液都只能留给重伤员解渴。 看过《上甘岭》的人,估计都会记得,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处在一群伤员和烈士中间的女卫生员王清珍,她为战士们所做的事情让人感动,她在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战场上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 王清珍是湖北武汉人,抗战开始后,她跟着家人逃到到了贵州。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地区仍然有土匪盘踞,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王清珍一家也不例外。 好在不久后,解放军到了西南地区肃清土匪。 没想到,解放军的到来不但让王清珍一家摆脱了有土匪的生活,而且还改变了王清珍的命运。 当时王清珍一家住在贵州铁路工程局家属院,解放军来后借住在他们院里,这样一来王清珍就经常能见到解放军,热心的王清珍经常给解放军们帮忙。渐渐地,王清珍产生了想参加解放军的强烈愿望。 那时候王清珍才14岁,部队嫌她年龄太小,不想收她,但是王清珍铁了心要当解放军,最终首长同意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王清珍所在的十五军四十五师接到命令要赴朝作战,但是上级因为她年龄小不让她去。王清珍不愿意了,为了能去朝鲜作战,她把头发剪短,整天对领导软磨硬泡,还“威胁”领导,说父母已经把她交给部队了,部队去哪她就要去哪。 领导被她磨得实在是没脾气,只好同意让她去朝鲜,并安排她到医院当卫生员。之后,王清珍努力学习卫生员需要的各种技能。 1951年初,王清珍跟随第三批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路上,王清珍就体验了战争的残酷性,她一边赶路,一边照顾受伤的战友。 在朝鲜,领导想安排她到相对安全的后方,但是她坚决要去前线。 前线的的条件非常差,但是王清珍从不叫苦叫累,她不仅帮助伤员包扎,还唱歌给他们鼓舞士气。 一次,从火线抬回来一个伤员,表情十分痛苦,头上的汗珠啪啪往下滴,王清珍问他哪里不舒服,他支支吾吾半天就是不说,后来王清珍明白了,问他是大便还是小便,伤员说是小便。 但是王清珍把空罐头瓶给他的时候,才发现伤员因为腹部中弹导致泌尿受伤,根本排不出小便,而且王清珍看他他的小肚子憋的鼓鼓的,她顾不上那么多了,直接找来尿管帮助伤员排尿,但是她发现伤员依然尿不出来,于是在没有大号注射器吸尿的情况下,王清珍直接用嘴帮他吸。 最终,伤员排出了尿,王清珍也松了一口气。 还有一次,一个伤员因为嘴巴化脓,不能自主吃饭,王清珍就把饭嚼碎一口一口喂他。 在前线,王清珍的事迹远不止这些。 当时,王清珍与黄继光同在一个师,她在收容所里听说了黄继光英雄的事迹,流着泪说:“英雄为国捐躯,说什么也要把他的遗体运下来。” 但是在清理黄继光的遗体时犯了难,因为他的两只胳膊保持着趴在碉堡上的姿势,为了让英雄的胳膊放下来,王清珍和战友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决定用热毛巾敷,大概敷了三天,黄继光的胳膊终于放了下来。 当时为了给黄继光穿上新衣服,王清珍他们需要把遗体上的旧衣服脱下来,但是衣服被血粘在了身上,很不好脱,王清珍她们就一边用热水敷,一边用剪刀剪,一点一点把残存衣服清理了下来。 后来黄继光的遗体被运送回祖国。多年后,王清珍在回忆这件事时,她泪流满面,说自己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能将烈士的血衣保存下来。 朝鲜战争结束后,王清珍获得了二等功荣誉勋章。 1954年,王清珍随所在部队回国。1958年,王清珍复员到北京东城区科伟医疗器械厂当了一名工人,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2年,王清珍退休后,和老半在湖北孝感开了一家诊所。 1996年底,王清珍被国家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先进军队退休干部”。 2023年10月27日,女英雄王清珍走完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在孝感逝世,享年87岁。 王清珍总是说:“党和人民给了我太多的荣誉,我要像黄继光那样把全部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 王清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她和战友们以血肉之躯铸就的精神丰碑将永存!

0 阅读:0
陌上花开四季情

陌上花开四季情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