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5岁的黎老汉,收留16岁流浪女,3年后,俩人生下儿子,日子过得和美

柳烟绕古堤 2025-05-13 09:57:19

2000年,65岁的黎老汉,收留16岁流浪女,3年后,俩人生下儿子,日子过得和美安宁,谁知,10年后,黎老汉捶打着自己,泪流满面地说:“我好后悔,当初为啥要这样做啊!” 信源:看看新闻Knews——老汉与精神残障少女同住育子 是违法的“善举”? 16岁的杨小平,瘦小得像一只被风吹散的麻雀,躲在县城街边的垃圾桶后瑟瑟发抖。她的外套破了几个大洞,脚上的鞋子早已磨烂,露出冻得通红的脚趾。 她已经在这座陌生的县城流浪了近一个月。那年,她精神病发作,跑出了家。 她没什么目标,只是一路搭车、走路、躲警察、向小摊讨吃的。 那天,她正蜷缩在垃圾桶后,手里攥着一块干硬的馒头时,一个穿着灰布棉袄、背有些驼的老人走到了她面前。 他65岁,是附近黎家冲村的老汉。 “闺女,你这是饿几天了?”他蹲下来,语气里满是怜惜。 杨小平没回答,只是点了点头,眼神警惕。 黎老汉叹了口气,把手里热腾腾的包子递了过去。 那一刻,杨小平眼泪突然夺眶而出。 黎老汉是个一辈子没成过家的光棍,年轻时在外打工,回来时年纪已大,村里媒人没人再给他说亲。他日子过得清苦,却还算安稳。看着眼前这个瘦骨伶仃的女孩,他起了恻隐之心。 “你要是实在没处去,跟我回家吧。总不能冻死在这外头。” 杨小平低着头,小声“嗯”了一声。 就这样,她被带回了黎家冲的土砖房。老汉煮了饭,找出一床棉被,把她安顿在炕边,还帮她洗了头,给她缝补了衣裳。 一开始,他试着打听她的身份,问她家在哪里,父母是谁。但杨小平总是含糊其辞,似乎害怕触碰过去。 黎老汉曾想过报警,也想过带她去派出所,但终究没那么做。他心想,这姑娘可能就是命苦,不如就让她留下,起码能吃饱穿暖。 时间久了,他对她的感情变得复杂。他常常看着她低头洗碗、给鸡撒米、在灶台前炒菜的身影,心里一阵温热。 他从未体验过家里有个“女人”的感觉,仿佛多年干巴巴的生活里,突然冒出了一点甜味。 于是,一些不该有的念头悄悄发了芽。 村里人开始议论,说黎老汉“捡”了个女娃在家里过日子。有人调侃,有人嘲讽,也有人看不下去,但都没人去管,毕竟那是他家的事。 黎老汉对这些流言不以为意。他给杨小平买新衣服,教她种菜做饭,甚至在村头摆酒,说是“收个干女儿”。 但没多久,他就改口称她是“家里人”。 2003年春天,杨小平生下了一个男婴,起名黎小虎。 那年她才19岁。 孩子的出生像是一块石头,压实了两人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他们没有领结婚证,没有办仪式,只是默默接受了命运安排的角色。她成了“黎家汉的女人”,他成了“孩子的爹”。 没人再问她的过往。她自己也不问未来。 她不再反抗,不再逃跑,只是日复一日地洗衣做饭、带孩子、去田地里劳作。她已经很久没照过镜子,不记得自己笑起来的样子。 但黎老汉却觉得这是他最幸福的几年:有炊烟,有孩子的哭声,有人给他缝补衣服,有人在冬夜为他烫脚水。 2013年,一位回村探亲的年轻人将黎老汉和杨小平的事情写进了微博,说这是“现实版活久见”。 帖子配了几张照片: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个眼神呆滞的中年妇人,和一个瘦小的孩子,三人坐在破旧屋檐下。 帖子迅速引发热议,有人骂黎老汉“禽兽不如”,也有人对小平命运深感同情,还有人质疑这是否涉嫌违法。 很快,镇上派出所找上了门。通过核查,警方意外地查到了小平的身份:她是云南某县走失多年的精神病患者,早在1999年就被家人报警备案,但因为线索中断,一直未能找回。 得知消息后,杨小平的家人连夜赶来。 那天晚上,黎老汉坐在屋檐下,捶打着自己的胸口,泪流满面:“我不是人,我不该……我以为没人找她了……我……我真不该这样做……” 他老了,走路都拄着拐,可那一刻他却像疯了一样,把家里能砸的都砸了个稀巴烂。

0 阅读:0
柳烟绕古堤

柳烟绕古堤

若果你也偏爱于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