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强于英语,但为什么中国孩子却要学英语?这是遣唐使和留学生的关系,当时周边的国家都派“遣唐使”、“朝天使”等来中国学习,学习以汉语为主的知识,道理很简单,当时的我们代表了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绝对高度。其他国家想要发展、成长,就必须来我们这里学习。 但遗憾的是,近代中国文化遭遇了浩劫,清朝烧毁了太多以汉字为载体的科技、文化等书籍,导致中国的文化不进反退,比如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1637年)系统总结了农业、手工业技术,涵盖机械、冶金、纺织等领域,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结果在清朝被毁,在清代几乎绝迹,直到近代才从日本重新引入中国。这个事情影响非常之大,该书传入日本后,推动了江户时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革新;而在中国,其技术传承被中断,导致传统工艺技术长期停滞。 再比如,明末军事科技著作《军器图说》详细记录了火器制造技术,但清朝害怕将其销毁。同时,清廷还限制火器研发,导致军事技术逐渐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时清军仍以冷兵器为主,而英军已装备先进火炮。这种自断根基的行为,清灭也是应该。这仅仅是工业、兵器比较代表性的两本书,乾隆时期借修《四库全书》之名,禁毁书籍超万部,还烧毁了1000多万份科技文献。至此,中华文化、科技进入至暗时刻。 而同一时刻,西方科技井喷,大量的权威论文、学术报告用英文注写,落后的我们,自然要学习英语,继而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此时留学生就相当于当初他国派到中国的遣唐使等角色,都是以学习先进科技、文化知识为目的。 这就是中国孩子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的原因,落后就要挨打是方方面面的,有一天,权威的学术论文都由汉语编写,那么就会反过来,世界学习汉语,相信这一天,总会到来。
国外最近开始反思被中国追赶的原因,认为罪魁祸首就是英语,以中文的葡萄、葡萄干、葡
【579评论】【40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