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母亲节,说一个观点,就是我觉得“为母则刚”这个赞颂话术,真的可以随着观念进步逐渐淘汰了。
这句话还有前半句“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我们即使不谈其中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这句话的逻辑也很奇怪,“刚”这个词在封建社会是专属于男性的特质,所以这句话诞生时的潜台词就是:
女性本身是一个柔弱的群体,但生育之后,又可以像男性(父亲)一样刚强。
搞得我一直不理解……如果女性在家庭和育儿上都像父亲一样,那还需要父亲们来做什么?
所以我一直都怀疑这个“表扬”,这么多年能通行下来,本质是因为它是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绑架”。
当然,不是说不能夸母亲,我们可以试试在母亲节以及日常,避免去用母职出发的集体特征去夸奖她,多关注母亲作为“人”本身的优点。
她坚强,就夸她坚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