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珠江南岸属番禺县茭塘司管辖设‘河南仑头沥滘鹭江瑶头大塘堡’ 读懂广

清代珠江南岸属番禺县茭塘司管辖设‘河南 仑头 沥滘 鹭江 瑶头 大塘堡’ 读懂广州·粤韵丨千年沥滘古韵长 新中轴上绘蓝图 广州日报2024-9-18 读懂广州第一三四期 广州有句俗语:“未有河南,先有沥滘。”作为广州珠江南岸最早的人口聚居地之一,水乡沥滘已经走过了千年光阴。早在明清时期,这里便是“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的名村。斗转星移,岁月沧桑,乡村融入都市,变成新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走进沥滘,聆听在这里世代生活的村民讲述过去的故事,你会发现,如童谣一般美丽的沥滘,一直珍藏在他们的记忆里 沥滘真正开始发展壮大,是由于卫氏家族的到来。卫氏本姓姬,是周文王第九个儿子康叔的后代,因康叔受封于卫地,其后人便以国号为姓。卫国约在今河北南部大名县至河南北部滑县一带,古称河东。沥滘卫氏大宗祠供奉着“河东卫氏历代祖先神位”的牌位,牌楼门额横书“百世周宗”四个大字,两侧书有“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字样,即称卫氏是周朝宗室之后 如今的沥滘由沥滘、新渔、大沙、芒滘四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相当于15个猎德村、三分之二个珠江新城。这还只是昔日沥滘面积的八分之一。在历史的长河里,沥滘一直与省城遥遥相望。据《番禺河南小志》记载,明万历年间,河南(珠江南岸)有十三村,清初发展到三十三村。但这些村庄都位于海珠岛的西北部,沥滘并不在其中 从明代至近代,沥滘村一直在不断“长大”。清代,珠江南岸隶属番禺县茭塘巡检司管辖,下设河南、仑头、沥滘、鹭江、瑶头、大塘堡。“沥滘卫氏和罗氏主导了周边洛溪、大沙、上漖、厦滘、后滘等大片沙田的开发垦殖,昔日仅在珠江南岸一带,沥滘卫氏和罗氏所控制的田地面积就有44平方公里,可谓富甲一方。”卫建勋说。据《卫氏族谱》记载,当时,卫氏族人聚居在村中,附近傍居为家僮佃户,稍远为基围台榭林塘,多植荔枝龙眼橘柚等岭南佳果。滨海皆腴田,岁两熟,十分富庶 1930年,广州城区扩展,原属番禺、南海两县的部分乡村正式被划入广州市管辖范围,当时广州市的面积为134.26平方公里。为明确扩大后的区域范围,当时的广州市土地局立了46方水陆界石,其中在沥滘大埗头岸边立了一方确立南部市界的水界石,南郊“巨无霸”沥滘村从此纳入广州的怀抱 如今,沥滘村内靠近珠江的大埗码头边依旧立着这座界碑,也叫沥滘碑,上面刻有“广州市界”“以对河中心线为界”“市区界石毁窃严究”等字样。一旁的亭子里,村民休憩闲聊,下棋打牌,珠江边上的江风徐徐吹来,时光悠悠而过

0 阅读:3
凡霜谈过去的历史时光

凡霜谈过去的历史时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