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留在朝鲜援建的10万大军神秘消失,美国特务苦寻四年无果,我国也没有找

怀旧空吟闻笛赋呢 2025-05-10 05:26:05

1958年,留在朝鲜援建的10万大军神秘消失,美国特务苦寻四年无果,我国也没有找到任何消息,谁知四年后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终于被揭开。 1958年,虽说抗美援朝那档子事儿已经翻篇儿了,但国际上的风浪还是跟唱大戏似的,一浪接一浪。有句老话咋说来着,“树想静静,风却不给面子”。那会儿,冷战的乌云跟锅盖似的罩着,新中国那是被技术封锁和外部压力逼得快喘不过气了。就在这节骨眼儿上,十万志愿军兄弟,朝鲜那边儿的援建任务一完事儿,人家没急着回家庆功,直接就在历史的大雾里玩儿起了失踪。 他们从朝鲜西海岸溜达到军列上,一闷头就是七天七夜的火车旅行,最后“哐当”一声,到了内蒙古额济纳旗那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这队伍里头,有长征路上走过来的老红军,也有在朝鲜战场上风光无限好的大英雄。可当他们站在那连鬼影儿都见不着的沙丘前,一听说要在这儿整出个关乎国家未来的秘密基地,一个个都跟吃了哑巴药似的,不吭声了——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打仗,这是场没枪声没炮火,但累得跟孙子似的硬仗。 苏联专家那会儿还撂下狠话了,说这种活儿没个十五年下不来。结果呢,咱们中国军人那是用生命在创造奇迹:建材得靠肩扛手抬,一天就靠两茶缸水吊着命,沙暴一来,还得用背包绳绑一块儿,生怕被风卷跑了。三百多位战士,就这么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可他们愣是没眨一下眼。后来中苏关系不对劲儿了,苏联专家拍拍屁股走人,技术支持也撤了,咱们还是咬牙扛下来了。白天建设忙不停,晚上就着手电筒啃导弹原理,愣是把二十吨重的发射塔部件一个个量了个遍,记了个全。直到1960年11月5日大早上,那枚导弹“嗖”地一下窜上了天,就跟放了个大烟花似的,这才让大伙儿知道了这段被捂得严严实实的历史。那一刻,好多官兵直接跪地上,眼泪哗哗的,心里那个激动啊,这三年的辛苦没白费啊!中国这下可算是把西方大佬的技术垄断给踹翻了,开启了新篇章。 三年多的憋屈劲儿和努力,换来了这一嗓子吼出来的成功。那些以前连名字都不咋被人知道的人,现在可好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里,成了七百多座盯着星星月亮的墓碑。他们的想法简单得很,就是:“少活二十年也成,原子弹得搞出来!”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传奇故事,也是每个中国人心里得竖大拇指的精神丰碑。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怀旧空吟闻笛赋呢

怀旧空吟闻笛赋呢

怀旧空吟闻笛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