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三年多以来,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各种指责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他们要么指责中国没有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要么就指责我们“军援”俄罗斯,帮助俄罗斯“侵略”乌克兰。
尤其是在俄乌战场上出现中国产武器之后,美西方国家更是借此大做文章,称这就是中国“军援”俄罗斯的证据。但当我们仔细分析俄乌战场上所出现的中国武器,就能够知道,这个“军援俄罗斯”的锅我们实在是背不起,因为那些武器基本上就不可能是从我国流向俄乌战场的。 · 印有汉字的炮弹出现在乌克兰?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眼尖的美西方媒体已经在战场上发现了不少中国生产的武器装备,于是,他们以此作为证据,试图证明中国在“军援”俄罗斯,至少是“介入”了俄乌冲突,但几件出现在俄乌战场的装备就能证明这一点吗?倒也未必。 因为这些出现在俄乌战场上的中国产武器,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流入俄乌战场。就拿出现在俄乌战场上的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炮弹来说,就完全可能通过别国流入到俄乌战场。
早在2022年7月,媒体就报道称,乌克兰收到了一批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炮弹,因为上面印有明显的中文,一时间网络热传这是中国台湾地区捐赠的。不过,大家很快就通过炮弹上的汉字发现,那是日式汉字,并非中文,这批迫击炮炮弹应当是日本援助给乌克兰的。 但没过两个月,乌克兰方面又宣布,他们从俄军那里缴获了一批带汉字的60毫米口径迫击炮炮弹,美西方媒体立刻“嗨”了起来,因为这次炮弹上的汉字是明显的简体中文,而且根据炮弹标识来看,这批炮弹是杀伤爆破弹,内部装的是黑金索。 那么,这批炮弹真的是中国援助给俄罗斯的吗?当然不是,因为其他照片显示,这批炮弹的箱子上写着Pai-1A,这是我国早期对外国进行军援的产品标志,表示“迫-1甲”,而且,这批迫击炮炮弹很可能是我们早年援助给阿尔巴尼亚的。
我们都知道,在中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生争论、苏联试图拉拢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孤立我们的时候,是阿尔巴尼亚坚定地站在我们这一边,让中阿关系迅速拉近。除此之外,阿尔巴尼亚在国际上也曾多次支持我国,并牵头提出了“两阿提案”,让新中国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所以,就算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自己也十分困难,但还是勒紧裤腰带给阿尔巴尼亚提供各种援助,其中就包括这种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炮弹。 但由于阿尔巴尼亚的胃口越来越大,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阿尔巴尼亚也在苏联解体后变成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并在2009年加入北约。
加入北约之后,阿尔巴尼亚就逐渐将武器换成了北约制式的武器,当年中国援助他们的武器装备要么被拆解融毁,要么就是进入黑市之后流向战乱地区,再不然就是放在仓库中不再拿出来。 等到俄乌冲突爆发,北约国家都在对乌克兰进行军事援助,阿尔巴尼亚很有可能就在此时将这批封存已久的迫击炮炮弹援助给了乌克兰战场,毕竟乌克兰有仿制中国63式的60毫米口径迫击炮,弹药也通用。 至于为什么这批炮弹会是从俄军手里缴获的?实际上,很有可能是俄军先从乌克兰手里缴获了这批炮弹,但俄军手里没有60毫米迫击炮,拿着炮弹自然也没有用,最后就又被乌克兰“缴获”了回去。
除了迫击炮的炮弹之外,俄乌战场上还出现了QBZ-97式突击步枪,这是出现在乌克兰方面自己发布的宣传视频中的,当时的视频显示,乌克兰士兵手中拿着的就是中国产的QBZ-97式突击步枪。 这也曾引发美西方国家的一番“口诛笔伐”,那么QBZ-97式突击步枪到底是一种什么装备,又为什么会出现在乌克兰呢?
资料显示,QBZ-97式突击步枪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基于95式突击步枪发展而来的外贸产品,而且为了适应国际用户的需要,它采用的还是北约制式的5.56毫米子弹,俗称95外贸型。 实际上,QBZ-97式突击步枪在国际上的销路还不错,东南亚孟加拉国、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家均有装备,甚至在一些国家还曾发给总统卫队、特种部队等。 除了东南亚和非洲的军用市场之外,QBZ-97式突击步枪还进入了北美加拿大市场——不过是民用市场。
因为按照加拿大的法律规定,QBZ-97式突击步枪属于“非限制步枪”,不仅可以拿着它去靶场用,还可以拿出去打猎。在加拿大,打猎算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运动,QBZ-97式突击步枪的精确度高,基本上和加拿大流行的AR不相上下,很适合打猎,所以在加拿大就十分流行。 而俄乌战场上的QBZ-97式突击步枪很有可能就是加拿大流向俄乌战场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加拿大民用市场,很多人在买了突击步枪之后就会进行改造,让它们变得更加“顺手”、更加适合自己使用。
根据乌克兰方面的视频和外媒后来公布的照片来看,乌克兰方面所使用的QBZ-97式步枪,枪托经过加长改装,而这一改装细节,是最符合加拿大人的改装想法的。因为加拿大人身高臂长,他们虽然喜欢QBZ-97式突击步枪,但觉得这种步枪的缺点就是枪托稍短,所以大多会进行加长改装。 从这一细节来看,很大概率这些QBZ-97式突击步枪,就是从加拿大的一些途径流入乌克兰,并到乌克兰士兵的手上的——至少,这肯定不是中国直接出口到乌克兰的产品。 · 从“秘密渠道”获得W85机枪 另外一些战场照片则显示,乌克兰士兵已经用上了中国产的W85式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而且还将这些机枪安装在了皮卡上使用。 W85式高射机枪是我国在1985年设计定型的第二代高射机枪,专门用于外贸出口W85式高射机枪主要被用于打击步兵、轻装甲和低空低速目标,平射有效射程为1500米,高射有效射程为1600米,还属于同口径机枪中的“轻量级选手”,便携性很强,甚至一个人都可以扛着枪作战。 更主要的是,W85高射机枪价格还十分低廉,属于我国军火贸易的拳头产品,很受欢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W85高射机枪已经出口到了全球数十个国家,在近30年来的几乎所有战争中都能看到W85的身影。而且,还有国家——比如伊朗——直接引进了W85高射机枪的生产线,实现本土化生产。 所以,俄乌战场上出现了W85高射机枪,也不能说就是我国出口的。更有可能的答案是,这种机枪是北约提供给乌克兰的。因为在也门内战爆发后,沙特和美国曾多次截获伊朗给胡塞武装运送武器弹药的船只,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而由于美国一直在搜集俄制或者仿俄制的武器装备提供给乌克兰,伊朗运送给胡塞武装的武器装备,就很有可能被美国送去给乌克兰。伊朗是有W85高射机枪生产线的,运送给胡塞武装的武器装备中有W85高射机枪也是很正常的,乌克兰可能就是这样拥有了W85高射机枪。还有人认为,之前乌军所拥有的85式狙击步枪可能也是这么来的。 当然,出现在俄乌战场上的中国产的武器装备也不止这些,媒体报道称,中国制造的“虎式装甲车”也曾出现在俄乌战场上。这是一款由中国陕西宝鸡专用汽车公司研发制造的装甲车,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对此赞不绝口,车臣方面还曾在实战中将这款装甲车加装包括7.62毫米机枪、12.7毫米重炮等装备,作为攻打敌军的装备使用。
为此,乌克兰也曾质问中方,但实际上,这也并不能说明这些装备就是中方提供给俄罗斯的,因为这些武器装备大多是外贸产品,很多国家都是这些武器装备的买家,这些武器装备出现在俄乌战场上,并不能说明就是中国提供给俄罗斯的。 退一步来说,正常的商业交易和军援完全是两回事,我国与别国进行的是正常的商业贸易,至于俄罗斯从其他途径得到了中国产的装备,与我国根本毫无关系。用我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话来说,如果我国真的介入了俄乌冲突,那么战场局势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而且,这一点也能够从最近印巴冲突,巴基斯坦空军在战场上的表现看出来。媒体报道显示,巴基斯坦空军用J-10CE击落了3架法制“阵风”战机、1架米格-29战机和1架苏-30MKI战机。J-10CE同样也是我国的外贸产品,它在战场上出现,也完全改写了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空中实力对比。 所以,如我国所说,我们并没有介入俄乌冲突,至于战场上出现的中国制武器,可能从多种途径流入乌克兰,这个“军援”的锅,我们不能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