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还蒸蒸日上的朋友彭总跟我诉苦,公司现在被卷得要靠陪标度日了,但还是要为他坚持不裁人点赞,大环境下中小公司经营不容易,当老板更难。 他说现在都不敢提10年规划、5年规划了,只能一个月一个月坚守,等待形势的好转。 彭总是10年前离开体制内,出来创业的,他的公司注册在苏州,属于高新技术企业,轻资产、高技术含量,为某行业的节能、环保难提供工程咨询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 公司比较正规,人数虽然不多,但在细分领域还是颇有名气的。 这次有朋友孩子求职,我看了简历,觉得条件不错,想介绍到彭总公司的。 寒暄已毕,彭总说3年没招人了,会计、司机、文员都是外聘的,公司现在苟活着,尽量不裁人。 他说主营业务不赚钱了,赔本赚吆喝;以前打酱油的陪标业务,快成公司现金流的主要来源了,逢标必投,赚个辛苦钱; 遇到大标,标书做的更认真,有时同行不忍心,会给点茶水钱,偶尔也会给点分包活,行业不景气,同行还需要抱团取暖。 听得有些悲壮,但大环境的确如此。 我记得彭总这家公司曾在一次投标中闹过“场”,当时他们才入行,不知深浅。 一次他们去应标,按照业主要求做的标书,出价远远高于其他竞标者。 发标方感到好奇怪,估计已经内定了,但得给业主一个完美的解释。 发标方问的很仔细,让彭总解释为什么出价比同行高了一倍?不是来闹场子的吧? 彭总从隐蔽工程成本、因工程造成的封闭运输线损失、原料转口带来的成本上升、汇率变化、工程防腐开支、联调人员费用、投运成本等各方面做了说明.......这些,其他竞标方没有考虑这么全面。 发标方有懂行的,听到他们解释后,如梦方醒,及时取消了发标,并感谢彭总帮他们避免了天价损失,否则仅凭低价中标,后遗症是很多的。 因为那次投标,彭总的这家公司一炮走红,在业内被传的神乎其神,同行给他贴的标签就是“宁可不中标,也要讲清楚价格的良心企业”。 这样一来,反而成了另一种广告,有的业主,点名邀请他们参加,以提高招标的档次和严肃性。 这大概也是他们没有想到的现金流“蹊径”吧? 希望彭总的公司能慢慢的熬到春暖花开,一定能。
前几年还蒸蒸日上的朋友彭总跟我诉苦,公司现在被卷得要靠陪标度日了,但还是要为他坚
草根闲聊生活
2025-05-09 07:43:00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