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争端迎来关键节点。5月7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中方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何立峰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在访问瑞士期间,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总的来说,中方这一表态包含了两层重要意义:
中方是站在大义立场跟美方谈。可以注意到,中方将“全球期待”放在了首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是全球自由贸易坚定的守护者。特朗普向世界挥出关税乱拳,中方率先挺身而出,反制美国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但也因此遭到了恶意针对,可以说中方承受了绝大部分美国关税攻击。 中美作为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体,打关税战、贸易战,影响的不仅只有自身,还有世界各国。因美国发起关税战而导致全球贸易僵局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各方都承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而这正是全球期待中美能妥善解决贸易争端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国之所以愿与美国谈,不是因为后者对华加征畸高关税而做出的妥协,而是为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而做出的努力。
接触不等于谈判,但却是谈判的开始。对于这一细节差异,商务部其实也给出了明示。商务部指出,美方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应拿出谈的诚意。如果说一套、做一套,以谈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答应,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这从侧面说明此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中方是观察美方是否真的有谈的诚意,然后再决定是否与美方进行贸易谈判。近段时间以来,特朗普频频释放希望与华谈判的信号,甚至还提到了对华降低关税的可能性,但说到与做到根本就是两码事。
判断美国是否有谈的诚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观察其行动。因此,借助此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就可以清晰判断出美国的谈判诚意究竟有多大。 日本,作为首批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的国家之一,从其反映的情况来看,美国的谈判诚意似乎并不怎么高。有日媒5月6日披露,美方拒绝取消针对日本的“对等关税”,无意与日本商讨对汽车、钢铁等加征的关税,仅限就下调“对等关税”相关内容进行谈判。如果消息属实,这说明美国仍抱着“从实力地位出发”跟其他国家谈判,简单来说,只谈对美国利好的问题,却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诉求。
美国是否会用对待日本的那一套方式对待中国,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不关键。此次与美方接触,中方并不是抱着与之达成协议而来,而是为了审视美国是否有谈判的诚意,所以即便会谈不欢而散,也是在意料之中,而且如果美方继续采用霸凌的方式跟中方谈,那也为我们省下了不少事,接着打就是了,不用再费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