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50年,徐茂公带孙子山上打猎,趁孙子进入密林深处时,他命人放火。众人惊呼:

小宇侃影视 2025-05-08 12:45:39

公元650年,徐茂公带孙子山上打猎,趁孙子进入密林深处时,他命人放火。众人惊呼:“您的孙子还在里面!”可他却转身离开了,没想到,晚上孙子满身血污平安回到家,徐茂公大哭:“天要亡我徐家啊”!

徐茂公作为唐朝重臣,可谓是足智多谋、有大局意识。唐朝的兴盛离不开徐茂公的进言,并且最重要的是他作为臣子有臣子的觉悟。

一日,唐高宗召见徐茂公,直言问:“徐公,武才人可担皇后大任?”徐茂公明了圣意,恭敬答:“皇上圣裁,臣不便置喙。” 高宗满意,臣子这般自知,正是他所求。因这份识趣,徐茂公深受各代帝王重用,家族也尽享荣耀。

然而,他的孙子徐敬业,却成了他的心病。徐敬业年纪轻轻,就深谙兵者诡道,日常行事也常出人意表。一件事,让徐茂公预感到徐家将因他遭难。

唐高宗时天下大乱,徐敬业奉命平乱。他竟只带两名随从,直闯敌军营帐,对主帅称:“皇帝大军已集结,你们必败,投降可保无虞。”

出乎意料,敌军主帅真率众投降。都城无人赞其勇谋,徐茂公听闻,却连连摇头,认定“此子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留之必祸及家族”,遂起了杀心。

火苗舔着徐茂公案头的《吕氏春秋》,竹简边角烧得卷曲发黑。他盯着密林方向升起的浓烟,突然想起三十年前洛阳城破时,自己劝降单雄信的场景——那日也是这般黑烟蔽日,只是当年他劝人降,如今他要亲孙子死。

徐敬业在火场里嗅到焦油味时,反手割开了坐骑的肚腹。马肠子的腥热裹住他全身,像极了七岁那年偷穿祖父朝服被发现的夜晚。那时徐茂公拎着戒尺冷笑:“穿蟒袍要拿命换,你可换得起?”如今火星子顺着马尾窜过来,他蜷在血糊糊的马腔里突然笑出声——原来祖父早把答案刻在他骨头里。

长安城的捷报和金丝楠棺同时送进徐府。徐茂公抚摸着棺材内衬的云锦,指尖触到三道抓痕——这是三日前徐敬业练枪时划破的。那孩子总爱在死物上留活气,就像当年他劝降叛军时,非要把敌军旗帜撕成布条分给流民当裹伤布。

“爷爷看够戏了?”徐敬业带着一身马血闯进祠堂,手里还攥着半截烧焦的箭矢。徐茂公没回头,只顾往火盆里扔《李卫公问对》,纸灰飘起来粘在徐敬业的伤口上,像极了玄武门之变那夜沾在李世民铠甲上的骨灰。

七年后武则天称帝,徐敬业扬州起兵时,手里握着当年火场捡的断箭。檄文里骂武氏“狐媚偏能惑主”,暗地里却把祖父的画像供在中军帐——画像眼睛处两个焦黑的洞,正是徐茂公临终前自己用香烧的。老爷子咽气前说了句“沐猴而冠”,不知是骂孙子还是骂武周。

平叛大军压境那日,徐敬业站在城楼上啃生马肉。副将吓得打嗝:“将军这是学韩信背水一战?”他吐出口带血的肉渣大笑:“我八岁就躺在马肠子里打过滚!”城下武三思的帅旗被风扯得猎猎作响,旗角金线绣的蟠龙缺了只爪子——和徐茂公棺材里抓痕的位置分毫不差。

徐家满门抄斩那日,刑场飘着股马粪混焦油的怪味。徐敬业伸长脖子找刽子手的刀,突然想起火场那夜祖父站在山崖边的背影。老头子蟒袍被风吹得鼓胀如帆,远看倒像只振翅欲飞的黑乌鸦。

0 阅读:0
小宇侃影视

小宇侃影视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