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5日,赫鲁晓夫下台,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卡斯特罗得

时说历史 2025-05-08 12:32:22

1964年10月15日,赫鲁晓夫下台,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卡斯特罗得知后很高兴,他兴冲冲来到中国大使馆,说:想吃顿中国饭。

时任中国驻古巴大使王幼平事前并没有接到古巴政府方面的通知,不过他大概也已经猜到了卡斯特罗来访的目的。

古巴地处加勒比海北部,国土面积约为11万平方公里。

1959年卡斯特罗和他的战友格瓦拉等人发动起义推翻了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在美洲建立起了第一个也是当年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古巴建国时世界已进入冷战的第二个十年,凭借着特殊的地理优势古巴得到了苏联源源不断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同时,古巴也与中国保持密切的关系。

古巴共和国成立半年后,中国即派出了贸易代表团对古巴进行了友好访问,1960年古巴的二号人物格瓦拉率领古巴代表团对中国站看了友好访问,并受到了周总理和毛主席的亲切接待。

古巴与中苏都保持着友好关系,但是中苏却因为论战长期地陷于分裂之中,这令古巴领导人非常头疼。

当卡斯特罗听说赫鲁晓夫下台的消息后,他认为中苏关系或许有了缓和的一丝机会,于是来到了中国大使馆。

卡斯特罗首先向王幼平大使就中国原子弹的成功爆炸表达了祝贺,同时提到如果中国有意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古巴可以从中斡旋。

王大使向卡斯特罗表达了感谢,并表示会向中国政府转达他的善意,但两国关系的改善不是凭一厢情愿就可以实现的。

赫鲁晓夫的下台也让中国领导人看到了中苏关系好转的希望,为了向苏联传达善意,我国外交部首先向苏联的新一届领导人发出了贺电,同时决定派出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付苏联展开友好访问,可以说中国给足了诚意。

然而,事情却没有朝着大家希望的方向发展,新上台的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等人却在十月革命纪念日的庆祝大会上强调苏共过去路线的正确性并表示苏联将继续坚持其一贯的外交方针。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周总理等人已经感到了他们并没有改善中苏关系的打算。

在之后的一次酒会中,苏联高官更是酒后失仪,直接触及到了代表团的底线。原来时任苏联国防部长的马琳诺斯基竟然直言要把毛主席赶下台。

周总理向苏联表达了严正的抗议,同时认为继续停留在苏联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于是代表团在11月14日回到了北京。

古巴由于同时接受着中国和苏联两国的援助,中苏交恶是卡斯特罗极不愿见到的。在周恩来返回北京之后,古巴也在积极努力。

卡斯特罗组织了拉美共产主义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共同发表了一个“联合公报”,其大意就是希望国际共产主义阵营能够停止论战,保持团结。

在这之后不久,还派出了代表团对苏联和中国进行访问。

但是苏联方面明确表示对中国的问题上,新一届领导人同下台的赫鲁晓夫没有任何差别,有鉴于此,古巴的斡旋努力最终没得到任何结果。

1964年,参加完联合国大会之后格瓦拉访问了中国,做为古巴亲中派的代表人物,格瓦拉此行还带着一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为中苏关系的改善做最后的努力。

格瓦拉没能完成使命,回国之后不久他就离开了古巴。格瓦拉的出走对古巴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巴国内亲苏派势力迅速占据上风。

半年之内卡斯特罗就三次访问苏联,并数次在公开场合影射和攻击中国内政。鉴于古巴外交政策的迅速转变,当年八月王幼平不得不亲自回国向中央汇报古巴的情况。

就在王幼平回国一个月后,卡斯特罗又借机发难,指责中国将国内的宣传资料寄往了古巴政府官员家中,此举是在挑拨古巴的内部矛盾,还把中国比作“美帝国主义”。

当年11月中古启动了下一年贸易会谈,古方提出希望中国能够提供25万吨的大米出口,当年正值我国内部经济困难时期,中方没有完全满足古方的请求。

卡斯特罗闻讯后大为恼火,又一次公开发表讲话,批评中国是在用大米在对古巴进行讹诈。

“大米事件”后中古的关系迅速跌入冰点。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之后,卡斯特罗需要重新寻找国际支持,两国的关系才正式恢复。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