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漂亮!中国商务部刚刚正式宣布!5月6日,商务部一锤定音宣布:从明起对印度进口的氯氰菊酯征收最高166.2%的反倾销税,这剂猛药要连服五年。 消息一出,印度农药行业怕是要集体 “喝西北风” 了,毕竟这个全球最大氯氰菊酯生产国,过去四年里对华出口量暴增 75.79%,价格却腰斩 42%,活脱脱把中国市场当成了自家的 “倾销大卖场”。 要说印度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级的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作为农业杀虫剂的核心原料,氯氰菊酯直接关系到中国粮食安全。 可印度仗着产能优势,一边疯狂扩产一边降价抛售,2019 年每吨还卖 8.9 万元,到 2023 年直接砍到 5.2 万元,硬生生把中国同类产品逼得无路可退。 更绝的是,当商务部启动反倾销调查时,印度企业居然玩起了 “装糊涂”—— 交上来的答卷页码混乱、文件内容对不上文件名,甚至连关键数据都敢漏填。这种 “小学生式” 的对抗,反而让调查机关掌握了更多实锤证据。 不过这出戏的背后,可不止是简单的贸易摩擦。去年 4 月,印度突然对中国钢铁加征 12% 关税,恰好赶上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印度在拿中国利益当 “投名状”,试图在中美贸易博弈中站队表忠心。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近年来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超过一半都是针对中国,可真正能拿出实锤的不到 50%。这种 “为了反对而反对” 的操作,连 WTO 都看不过去,直言其涉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 对中国来说,这次反制堪称 “精准打击”。氯氰菊酯市场份额被印度抢占 71.47% 的背后,是中国农药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研发投入被拖累的现实。 而 166.2% 的税率,直接让印度产品价格回到 2019 年水平,既能保护国内产业,又能倒逼印度反思自身行为。 更妙的是,商务部在终裁公告里特意提到 “印度企业不配合调查”,这相当于在国际舆论场给印度贴上了 “耍赖皮” 的标签。 当然,这场贸易博弈的结局还充满变数。印度会不会转而向东南亚市场倾销?中国企业能否趁机填补市场空白? 更关键的是,美国正在全球推行的 “对等关税” 政策,会不会让更多国家效仿印度的做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评论区好好讨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任何试图以损害他国利益来换取短期利益的行为,最终都将付出代价。毕竟,公平与规则,才是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干得漂亮!中国商务部刚刚正式宣布!5月6日,商务部一锤定音宣布:从明起对印度进口
奥斯卡永夜
2025-05-08 11:56:2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