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巴冲突又闹得沸沸扬扬,印度空军在里头可真是状况百出。今天咱就来唠唠,印度空军目前到底最欠缺啥能力。 先来说说战机数量和更新换代这一块儿。印度法定的战机中队应该有42个,可现在现役的战机中队只有31个,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而且他们好多战机都是些老古董,像米格 - 21这种都老掉牙了还在服役。本来想着靠国产的“光辉”战机来填补空缺,可这“光辉”战机从1987年立项到2015年才服役,整整耗时28年 ,研发周期长不说,单机成本还从预计的1700万美元飙升到8500万美元,这价格简直离谱。就这,印度空军还不太乐意大量采购,导致数量一直上不去。反观巴基斯坦,人家靠着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和歼 - 10CE,装备体系简洁高效,还在不断更新升级,印度在战机数量和更新速度上明显落后一大截。 再讲讲后勤保障和维护能力。印度空军那装备,简直就是“万国牌”大杂烩,有俄罗斯的苏 - 30MKI、法国的“阵风”、国产的“光辉”等等,这就导致后勤保障难度极大。零部件供应、维修标准都没法统一,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和出错概率。就拿苏 - 30MKI来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组装和维护的苏 - 30MKI频繁出现飞行故障,好多坠毁的战机都是经他们手维护的。还有“阵风”战机,因为后勤体系不配套,到现在都没完成全部武器适配。这样的后勤保障能力,战机的妥善率和出勤率能高才怪了。 接着聊聊飞行员训练和作战经验。印度空军飞行员年均训练时长不足400小时,只有巴基斯坦的三分之一。平常缺乏对抗性训练,导致飞行员空战格斗经验几乎为零。在2019年克什米尔空战中,印度米格 - 21被击落时连雷达都没开,这操作简直让人无语。而且印度飞行员实战经验基本为零,一到模拟被锁定的场景,平均78秒就心理崩溃了。平时还特别依赖地面引导,自主作战能力差得很。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年均飞行时长220小时,还经常跟中美等国进行联合演练,实战经验丰富,战术运用也很灵活。 最后讲讲体系作战能力。现代空战可不是单机对决,而是体系之间的对抗。印度空军虽然有“阵风”、苏 - 30MKI这些先进战机,但是预警机、电子战飞机、数据链协同等方面存在严重短板。就说他们的装备体系,法国“阵风”的航电系统和俄制苏 - 30的数据链互不兼容,预警机都没办法实时传递目标信息,飞行员有时候甚至得靠无线电喊话来协调作战,这在战场上得多耽误事儿啊。再看巴基斯坦,通过中巴联合研发的“枭龙”Block3型战机、歼 - 10CE与空警 - 500预警机构建了高度统一的作战网络,能实现“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摧毁”。这体系作战能力一对比,印度空军的劣势就太明显了。 这么看来,印度空军在战机数量与更新、后勤保障、飞行员训练以及体系作战能力这些方面,都存在不小的欠缺。要是不赶紧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以后在空战里,怕是还得吃亏。
最近印巴冲突又闹得沸沸扬扬,印度空军在里头可真是状况百出。今天咱就来唠唠,印度空
星辰恋梦花未眠
2025-05-08 07:09:08
0
阅读: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