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理想ai talk第二季 ,信息量巨大,但我估计很多朋友看不懂,我简单聊几句:
其一,这大半年,看着没发生什么,但实际科技领域进步是革命性的,比如元旦前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DeepSeek,出来了具体能干什么,这些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和用户都不知道,日常生活没感知,或者感知不明显,但现在才半年不到,已经被应用于各大领域,AI全面立足各大行业,上到航天通讯,下到普通的小程序搜索,把事情变得智能化简单化,这些,都是这半年时间发生的,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其二,如果对于驾驶理想的用户来说,其实感知最大,比如去年11月发布的端到端-VLM大模型,实现车位到车位,无需挂档可自动激活端到端,ETC车道自主感应,理想同学,MindGPT、最新OTA得来的深度搜索引擎、自研OS操作系统等等,用户和潜在买家每个月都看到理想在AI进步,他们每个月体验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也就这半年时间!
其三,今晚的理想ai talk第二季 上,李想谈辅助驾驶到了新十字路口 ,李想说当前竞争环境下要练基本功 ,就是日益驱动下,大家都太卷了,好像在卷同一样东西,同一个技术领域,但理想明显不同,逐渐的开始往VLA发展,也就是语音指令可实现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以前都是单一的输出指令,机器去执行,VLA大模型,可以根据人的肢体动力以及口令去执行操作,相对之前的版本,这个更智能更实际,驾驶员相当于一个Agent智能体,这个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李想说,他们上第一个在做这件事情的车企,别的牌子,还没开始
其四,加入视觉模型,看的更多,检测的更远,而且李想聊了他们做事情的思路,先研究,觉得有可行性,才会有研发,最终才会有表达跟实践,也就是形成工作闭环,想想,好像确实是这样,不过我更喜欢用吾日三思来形容理想的做事风格,他们始终稳扎稳打!
当然了,李想的最终理想是未来,理想的车,能够读懂驾驶员心思,比如能够自主的去接送孩子上下学,自主的去完成很多事情,未来最终形态是这样,所以,别看发布会个把小时,但我总结出来就是:
理想的VLA,推出的速度已经在节骨眼上了,比预期里要到来的快很多[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