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负债这件事,中国车企做得更出色?
最近有一些人带部分国内车企负债率的节奏,很不怀好意。但他们真的把节奏带错了。今天好好讲透这个事。
负债率,指的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这一比率越低(50%以下),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负债率是高一些好还是低一些好?需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站在债权人的立场看,债务比率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证,贷款不会有太大风险; 从股东的立场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率越大越好,因为股东所得到的利润就会加大。
一般来说,车企在进行扩张的时候,会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市场扩展投入等等,这些都需要钱,自然会推高负债率。如果企业发展的前景非常好,确定性很高,高负债率是自然而然的,人家债权人也可以较稳定的获得利息。当然,如果企业借债量很大,但后续发展得不好,风险就会很大。
对于车企来说,负债率高是全球车企共性特征。从2024年财报来看,国内外主流车企资产负债率普遍在60%以上,部分车企负债率超80%。
比如,2024年福特负债率是84.27%,通用汽车是76.55%,大众集团是68.92%;2024年奇瑞负债率为88.64%(截至三季度末),蔚来负债率为87.45%,赛力斯为87.38%,比亚迪为74.64%,吉利、上汽、长城与长安也在60%以上。可能有人潜意识会觉得比亚迪负债率会比较高,但实际上还真不算高,这说明比亚迪不仅实现了高强度投资带动高速业务增长,还实现了良性的财务表现,非常优秀。
另外值得一提的事,从已披露2025年一季报的国内车企来看,负债率普遍呈现加速下降态势,其中比亚迪已降至70.7%,在近半年负债率下降近七个百分点,今年内负债率很可能下降至“6”字头!
再看一下全球各大车企的总负债表现。因为汽车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没有钱,而且是没有大钱,是干不成事的,所以,国内外主流车企总负债处于较高水平,企业规模越大、营收越高、总负债也越高。说白了,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
比如,截至2024年末,大众集团营收2.5万亿元,总负债达3.4万亿元,是同期营收的136%;丰田营收2.2万亿元,总负债达2.7万亿元,是同期营收的123%;福特营收1.3万亿元,总负债达1.7万亿元,是同期营收的131%。通用汽车、宝马、奔驰、现代汽车的总负债也在万亿以上。
比亚迪营收7771亿元,总负债5847亿元,为同期营收的75%;吉利控股营收5748亿元,总负债5047亿元,为同期营收的88%;奇瑞营收1822亿元,总负债1749亿元,为同期营收的96%(截至三季度末);上汽集团营收6276亿元,总负债6104亿元,为同期营收的97%。可以看得出来,以比亚迪目前的体量来看,比亚迪的总负债也是较低的。这项数据再次说明比亚迪的财务表现非常健康。
负债这种东西也是有区分的,包括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无息负债是指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营性负债,主要包括还没到期的供应商货款、即将支付的员工薪酬、尚未到期缴纳的税费,以及合同负债(如公司预收客户的购车款等,在产品交付后就会从负债转化为收入),没有利息成本。
有息负债是指公司向金融机构借钱、以及在资本市场发行的债券,需要支付利息。若还本付息压力过大,企业可能陷入流动性危机,因此有息负债更能反映企业真实债务压力。
因此,有息负债更能反映企业真实负债水平。
不得不说,全球大车企对有息负债的依赖性挺高,比如,丰田有息负债约1.87万亿元,在总负债占比达68%;大众集团有息负债约1万亿元,在总负债占比32%;福特有息负债约1.1万亿元,在总负债占比66%。通用汽车、奔驰、宝马、斯特兰蒂斯、本田、现代汽车的有息负债也达到数千亿的规模。
吉利控股有息负债为860亿元,在总负债占比17%;奇瑞有息负债为211亿元,在总负债占比12%(截至三季度末);长城汽车有息负债为168亿元,在总负债占比12%;比亚迪有息负债约286亿元,在总负债占比仅为5%,在国内外主流车企中处于最低水平之一。比亚迪的表现在这项指标上,表现依然是优秀的。
负债么,总是需要去还的。特别是对于支柱产业,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涉及广泛,关系千家万户。谁能快速还款,谁就是业界良心。
这里有应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指标可以说明“良心”。这两个指标越低,说明该企业相对于其营收规模,未到期支付的供应商货款比例越低,还款越快。
先看应付账款,蔚来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2%,长安为49%,长城汽车为39%,上汽集团为38%,比亚迪为31%。
再看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截至2024年末,比亚迪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是127天,奇瑞为143天(截至三季度末),长城汽车是163天,蔚来是195天,长安则超200天。
怎么样,谁的财务数据更健康,谁是业界良心,看出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