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重视人格教育,为孩子筑牢人生基石 中国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只侧重知识教育,却忽视了人格教育;只看重分数,却不注重孩子的人品培养。然而,人格教育远比知识教育重要得多。高认知家庭都很注重构建孩子的人格系统。因为知识会贬值,技能会过时,但人格却是孩子一生的宝贵资产。 那么人格究竟是什么呢?人格是孩子的底层操作系统,体现的是孩子面对世界时内心的反应模式,比如是自我驱动还是被动应对,是具备抗挫折能力还是内心脆弱,是自尊自信还是自卑,是独立自主还是依赖他人。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0到12岁是孩子人格奠基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这段时间,想要弥补就非常困难了。但现实状况是,学校不教授相关内容,家长也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希望我今天这条短视频能帮到你,助力你构建孩子的人格系统。 首先,家长要避免在人格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第一,不能只盯着分数,而忽略孩子的心理状态。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就批评,成绩好就表扬,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价值完全等同于成绩。 第二,杜绝情绪化教育,不能忽略孩子的自我感受。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吼大叫,否则会让孩子内心充满恐惧,不敢表达自己。 第三,不要过度控制,以免影响孩子的独立性。要是什么事都帮孩子安排妥当,孩子就会逐渐失去自我决策的能力。 而若想为孩子打好人格基础,父母要有意识地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接纳孩子的情绪,而非打压。可以允许孩子适度哭闹,父母要做好陪伴,而不是训斥。 第二,允许孩子犯错。孩子犯错时,别急着插手,也别马上指正,让孩子自己经历挫折,自己站起来。 第三,把孩子的成功归结于努力,而非天赋。多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少给孩子贴“你真聪明”或“你真笨”这类标签。 第四,用规则来管理孩子,而不是靠权威去压制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尊感、安全感、独立性以及抗挫折能力等,完善孩子的人格系统。 我始终坚信,分数只能决定一时的排名,但人格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走向。真正能抵御未来社会变化的,不是知识,也不是分数,而是人格。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既不是超前教育,也不是择校,而是尽早为孩子构建一个稳定、健康且充满力量的人格系统。这将决定孩子在未来的风浪中能站得多么稳,在逆境中能恢复得多快,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能走得多远。与大家共勉。
先说结论:教师和公务员将不再是铁饭碗,未来几年会有大动作。当大家都在追求稳定
【2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