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代表团的麦克风还冒着热气,发言人刚才一口气甩出七个"不允许",每句话都像精确

心怀星河梦 2025-05-07 20:23:49

美国代表团的麦克风还冒着热气,发言人刚才一口气甩出七个"不允许",每句话都像精确制导的导弹直指某个东方大国。轮到被点名的国家代表起身时,全场摄影机齐刷刷转向,这位穿深色西装的代表扶了扶话筒:"我们不允许这样说话,我们来这里是要按规矩来做事的。"会议厅顶灯在他镜片上折射出冷光。 这场景看着眼熟吗?某些国家总爱把"国际规则"挂在嘴边,可这些规则在他们口袋里就像魔术师的道具——需要时能凭空变出条款,不需要时直接塞回暗格。去年冻结别人外汇储备的是他们,今年拿"金融安全"说事的也是他们;在科索沃挥舞"人权高于主权"大旗的是他们,面对加沙废墟却突然患上"外交失语症"的也是他们。 规则不该是块橡皮泥,会议室里说着冠冕堂皇的话,转头就在联合国安理会投反对票。当某国海军打着"航行自由"旗号穿越别国领海时,他们口袋里的"规矩"怕不是临时打印的草稿纸?更魔幻的是,这些国家总能把双标玩出哲学高度——他们违反规则叫"必要例外",别国维护权益就成了"破坏秩序"。 那位东方代表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全场,话里带着火药味:"按规矩做事,首先要搞清楚规矩是谁定的。"这话捅破了窗户纸。现行国际体系里,规则制定权就像华尔街的股票,早就被少数机构垄断。当年IMF投票权改革拖了十几年,某些国家宁可让非洲国家共用个淋浴间大小的办公室,也不愿让出半张办公桌。 但时代在变。当金砖国家扩容到占全球GDP35%,当非盟加入G20,当东南亚国家开始用本币结算贸易,某些人突然发现自己的规则手册快成绝版书了。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华盛顿最近总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当紧箍咒念——念得越勤快,越暴露对掌控力流失的焦虑。 有人可能要说,规则总得有人维护吧?这话没错,但得看维护的是交通警的红绿灯,还是收费站的金算盘。真正的多边主义不该是旋转门游戏——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是得让亚非拉国家都能挤进控制室,而不是永远在甲板上擦地板。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349

评论列表

用户79xxx06

用户79xxx06

2
2025-05-08 07:14

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那么规则是什么?是丛林法则还是胜者为王?谁定的?

猜你喜欢

心怀星河梦

心怀星河梦

心怀星河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