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78年7月,一个让全世界都吃了一惊的消息传来:中国不再给阿尔巴尼亚任何援助了,这一下子,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长达24年的“蜜月期“就这么结束了,从1954年到1978年,中国给这个欧洲最穷的国家援助了100亿元人民币,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当时中国三年的财政收入呢,大家都以为这两个国家的关系铁得很,咋就突然闹掰了呢? (信息来源:央视国际2007.8.2明灯熄灭:70年代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关系破裂始末) 1983年,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搬家,本来挺高兴一事儿,结果在新馆墙里头,竟然挖出了35组窃听器,更绝的是,上面清清楚楚印着“中国制造”,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使坏,这事儿背后,可藏着一段挺拧巴的中阿关系史。 想当初,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阿尔巴尼亚算是头拨跟咱建交的国家,那会儿两国都穷,日子过得紧巴巴,真有点“难兄难弟”的意思,关系自然就热乎起来了,尤其到了60年代,中苏掰了,阿尔巴ANIA铁了心站中国。 中国也够意思,自己还过苦日子呢,硬是勒紧裤腰带,大把的钱、技术、人才往阿尔巴尼亚送,连军事装备都给得足足的,甚至超出了他们的国防需求,为了帮中国重返联合国,阿尔巴尼亚也是真卖力气,两国领导人你来我往,那会儿的“兄弟情”,简直是段佳话。 可是好景不长,阿尔巴尼亚那边,对中国的援助慢慢地就有点上瘾了,要东西也越来越理直气壮,浪费起来更是吓人,当时的大使耿飚就亲眼见过,中国援助的化肥、机器,阿尔巴尼亚人随手就扔路边风吹日晒,粮食发霉了也不当回事儿。 耿飚去问,人家怎么说,坏了就扔呗,反正你们中国还会再给,这话听着,搁谁谁不寒心,耿飚赶紧把这情况报给了毛主席,建议援助得看自家底子,不能没边儿地大方,毛主席听了,也觉得有道理,还夸耿飚“敢第一个对阿尔巴尼亚说不”。 到了70年代,中国自己也开始琢磨改革开放了,国力上来了,国际上的朋友也多了,特别是跟美国关系破冰,谁知阿尔巴尼亚那边不乐意了,他们不理解中国为啥要变,甚至指责中国“背叛革命”,一边骂着,一边还伸手要钱。 就说1974年吧,张口就要中国提供50亿人民币的贷款,那会儿中国自己还紧巴巴的呢,这数目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中国这边呢,也看明白了,援助就慢慢减了,到1978年,邓小平拍板,干脆,所有援助都停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阿尔巴尼亚立马翻脸,把中国骂成“修正主义国家”,两国关系彻底玩儿完,从“铁哥们”变成了见面不说话的“敌人”。 这段关系,真是让人看了直摇头,阿尔巴尼亚拿到援助,慢慢就忘了咋自己干活了,把中国的帮助当成了天经地义,最后呢,把朋友弄丢了,后来,霍查死了,东欧也变天了,阿尔巴尼亚自己经济也不行了,才开始回头琢磨是不是自己哪儿做错了,不得不重新打量跟中国的关系。 90年代以后,两国关系才慢慢解冻,恢复了正常来往,1999年,阿尔巴尼亚总统访华,算是正式破冰,到了2017年,阿尔巴尼亚还加入了中国的“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合作又搞起来了,这算是翻开了新的一页。 绕回到开头那档子事儿——墙里挖出“中国制造”的窃听器,这事儿搁在这段大起大落的关系里,是不是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你帮我我帮你,好到可以穿一条裤子,结果好到最后,还得防着一手,这到底是当年中方留的后手,还是阿方自己搞的乌龙,又或是别的什么复杂原因,恐怕很难有标准答案了。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打交道,还是得平等互利,互相尊重,谁要是光想占便宜,把别人的帮助当应该,那这关系早晚得崩。
[太阳]1978年7月,一个让全世界都吃了一惊的消息传来:中国不再给阿尔巴尼亚任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5-07 17:54:16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