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镖来了,美国的商人,要求中国发货。到岸价变成了离岸价,什么意思呢?中国发货还是原价,从离开自己的港口算起,是什么价就是什么价,沿途的运费,美国加征的高额港口费,还有最高高达245%的关税费,全部由美国商人承担。 关税一加,商品价格水涨船高,普通美国人逛超市时发现,货架上的东西越来越贵。 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最先感受到压力:如果不从中国进货,货架空荡荡,顾客流失,离关门就不远了。 于是沃尔玛迅速调整策略,恢复从中国义乌的采购,明确告诉供应商,关税、运费等额外成本由买方承担。 而且沃尔玛还在商品价格标签上注明了原价和关税成本,把真相摆在消费者面前。这不仅让美国消费者看清了关税的代价,也暴露了美国政策的设计缺陷。 为什么美国零售商这么快就低头?因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门类齐全,从日用品到电子产品,几乎无所不包。 更关键的是,中国商品的性价比无人能敌。即便加上高额关税,中国货的价格依然比美国本土生产的便宜。 而且很多商品在美国压根找不到替代品。比如,某些特定的消费品和工业零部件,全世界只有中国能大规模生产。断供中国货,不仅零售商会陷入危机,美国的制造业供应链也会跟着受冲击。 在国际贸易中,离岸价(FOB)只算商品离开中国港口时的价格,运费、保险费、港口费等全归买方。而美国加征的关税,更是直接推高了到岸价(CIF)。 这意味着美国商人不仅要支付更高的采购成本,还要面对消费者对价格上涨的不满。 沃尔玛的应对,实际上是将这些成本透明化,让消费者明白,账单上涨的根源不在中国供应商,而在美国自己的政策。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展现了足够的底气,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中国并没有被动挨打,而是通过灵活的贸易策略化解风险。 中国加大了与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大豆贸易合作,替代了部分美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同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了与新兴市场的经贸联系,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 这些策略让中国在面对关税壁垒时,能够从容应对,甚至将压力转化为拓展新市场的动力。 这场回旋镖式的贸易实验,或许正在提醒所有人,割裂全球供应链的代价,远比想象中要高。
中国还是太有远见了!当初搞的中巴经济走廊,很多人以为在荒无人烟的喀喇昆仑公路布置
【3评论】【4点赞】
我的昵称
加上245%的关税还是国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