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夜读 暮春雨夜,我在旧书店翻开《六祖坛经》,深蓝布面泛着岁月包浆。读到“风幡之辩”,慧能一句“仁者心动”,让我想起洱海畔白族老妇说“心里静才听得见山说话”,千年后普通人亦悟透心外无物。 见“菩提本无树”偈子,忆起少时寺庙里老住持笑谈“心中有垢才需扫”,慧能否定的不是修行,而是对形式的执着。祖父念“阿弥陀佛”却冒雨救邻,印证“菩萨在救人路上”的真谛。 “衣钵南传”中,五祖以杖击碓传法,慧能顿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似敦煌莫高窟讲解员所言“佛光在人眼里”。佛法藏于砍柴担水的转念间,亦在迷途知返的回头时。 合书时雨停月升,竹影映书页。楼下阿叔劝架小情侣“面趁热吃,气趁早消”,巷口修鞋匠老周喂流浪猫,方知禅意不在青灯古佛,而在凡人举手投足的善意里,在每个觉悟的当下。
坛经夜读 暮春雨夜,我在旧书店翻开《六祖坛经》,深蓝布面泛着岁月包浆。读到“风
流星蝴蝶情感
2025-05-07 15:24: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