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的棋子加起来共有32枚,可在2017年挖掘的成都市一古墓中的青铜象棋却只有3

糖果乐园魔导 2025-05-07 12:50:42

象棋的棋子加起来共有32枚,可在2017年挖掘的成都市一古墓中的青铜象棋却只有30枚棋子,难道说,古代人的象棋只有30枚吗? 2017年的一个初夏,成都天府新区一号文物点传来令人兴奋的消息。考古队员在一处宋代墓葬中发现了一套青铜象棋,这是成都地区首次出土的相对完整的唐宋时期象棋,引起了考古界和棋艺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当时,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揭开了这座长方形砖石墓的神秘面纱。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在墓主人小腿骨旁边发现了这套青铜象棋,很多棋子因年代久远已经锈蚀粘连在一起。经过初步清理,一个奇怪的现象浮出水面——这套象棋只有30枚棋子,而现代象棋应该是32枚。 "这与我们常识中的认知有所不符。"一位考古工作人员皱着眉头说道。这两枚缺失的棋子去了哪里?是墓主人有意为之,还是当时的象棋规制本来就只有30枚?或者只是在下葬过程中不小心遗失了?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唐宋时期,那个诗词飞扬的年代。白居易在《和春深二十首》中写道:"何处春深好,春深博弈家。一先争破眼,六聚斗成花。鼓应投壶马,兵冲象戏车。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诗中"兵冲象戏车"的描写,正是象棋在唐代已经广泛流行的有力证据。 在那个时代,象棋不仅是市井百姓的娱乐方式,更是达官贵人的雅玩之物。唐朝甚至专门设立了"棋待诏"这一九品官职,招揽全国围棋、象棋高手。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宋朝,直到明清两代才不见"棋待诏"的名目。 回到这处宋墓,考古人员根据出土的其他陪葬品——青铜镜、武士俑和已经看不清墨书的买地券,推测墓主应该是当时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产阶层人士。他生前可能是个象棋爱好者,对这项文化娱乐活动情有独钟,以至于要将心爱的象棋带入地下。 棋子紧挨着墓主的小腿骨,这一细节颇为耐人寻味。它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墓主与象棋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连接。也许正是因为这份特殊的情感,让这套青铜象棋得以在地下沉睡千年后,重见天日,为我们揭示唐宋时期成都地区的文化生活片段。 网友们对这套30枚棋子的象棋提出了各种猜测。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古人的避讳,故意不放入"将"和"帅"两枚棋子。但考古人员很快否定了这一说法,因为他们已经在出土的棋子中发现了"将"字。 象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从最初的简单形式到如今规范化的32枚棋子,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让我们追溯这段历史,或许能找到成都宋墓30枚青铜象棋之谜的答案。 历史资料表明,象棋并非一开始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它经历了从最初仅有6枚棋子的雏形,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各个朝代对象棋规则和棋子数量都有不同的调整和改进,直到北宋末年,象棋才最终定型成了近代模式——32枚棋子各司其职,棋盘上正式出现了"楚河汉界"的标志性分界线。 这个时间节点非常关键。宋朝从公元960年建立,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其中北宋阶段约160余年。成都出土的这套青铜象棋被初步断代为宋代,但具体属于北宋的哪个时期,目前考古队还无法确定。如果它属于北宋早期或中期,那么很可能当时的象棋标准就是30枚棋子,尚未发展到后来的32枚。 2014年,考古人员在洛阳市西工区唐宫路的一座宋代墓葬中,发现了一副完整的瓷质象棋,棋子共32枚。这个发现为象棋发展史提供了另一个重要参照点。通过比较两地出土象棋的年代差异,或许能为这个谜题提供答案。 当然,还有其他可能性不容忽视。有网友猜测墓主是个性格调皮的人,特意少放了两枚棋子,就是想给后人制造一个谜题。考古队工作人员则提出了更为实际的可能:"说不定就是当时陪葬的时候,某些原因疏漏了,导致了少了两枚棋子。"毕竟在下葬这样的重大场合,细节的疏忽也是可能发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墓中其他陪葬品的分析,考古人员推测墓主应该是一位有着丰厚家产的中产阶层人士。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象棋在当时成都的普及程度和文化地位。古语有云"天府之国",盛赞成都地区的富饶,唐宋时期的成都也是文人墨客流连之地。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象棋作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自然广受欢迎。 这套青铜象棋经过文物保护人员的精心除锈和清洁养护后,将在成都市博物馆新馆中与公众见面。届时,人们可以亲眼目睹这套千年前的象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审美。而关于那两枚缺失的棋子,或许随着更多文献资料的发掘和研究,这个谜题终将得到解答。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糖果乐园魔导

糖果乐园魔导

糖果乐园魔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