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齐母病逝。齐白石让27岁的李苦禅画了猪和鸭子予备烧掉祭祀母亲;谁知在齐

琴音流转 2025-05-07 11:44:07

1926年齐母病逝。齐白石让27岁的李苦禅画了猪和鸭子予备烧掉祭祀母亲;谁知在齐去世后,在他锁的大木箱底发现了这幅画,当时非但没烧,齐还题了长跋,视为至宝珍藏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得知母亲去世,齐白石悲伤欲绝、痛不欲生。 他有想过生离死别,这件事情谁也没有办法逃避。 可齐白石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母亲病逝他不在身边也就算了,如今还因为兵乱无法回家守孝。 这让齐白石很是难过。 他和母亲之间的感情特别深。 可以说,在那段最艰难的时光里,是母亲用爱支撑着齐白石。 曾经的点点滴滴浮现在他的脑海,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但不管怎么说,无法回去吊唁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因为这件事情,齐白石整日以泪洗面,茶不思,饭不想,话也不说。 总是沉浸在深深的悲伤之中。 弟子们见状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感同身受。 唯有一人来到齐白石的面前。 他,就是李苦禅。 李苦禅是齐白石的入室弟子,从拜师开始,他就陪在齐白石的身边,一直追随着齐白石。 齐白石对李苦禅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从他的身上似乎看到了年少的自己。 所以他对李苦禅格外关照。 看到李苦禅来到自己的面前,齐白石一点也不惊讶。 这一次,他可算是开口说话。 但只有一句,那就是让李苦禅画一幅画。 一头猪和一只鸭子。 李苦禅从齐白石的口中得知,这幅画待守灵结束后就会祭品烧掉。 有很多人都不理解,既然是为母亲准备的祭品,齐白石为何不亲自来画。 如此一来更能体现出爱意。 其实,并不是齐白石不想画,而是因为他实在是没有心情。 这是他第二次停笔。 第一次是因为生病,所以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画笔。 而这一次则是因为母亲病逝,他难过得连画笔都拿不起来。 失去母亲对齐白石的打击特别大。 早在母亲还在世的时候,母亲是他梦想之路最大的支持者。 可如今母亲离开,齐白石既没有心情,更没有力气。 所以,他才拜托李苦禅去画。 虽说是无奈之举,但也是对李苦禅能力的认可。 齐白石说过要求之后,李苦禅便将自己关在画画的房间里,认真创作。 他在绘画过程中,展现了极高的绘画技巧。 说不紧张是假,毕竟是对师父母亲的哀思。 画完后,李苦禅便将《祭物图》拿到了齐白石面前。 他站在那里就像是一个等待夸奖的学生一样,心情十分紧张,不知道齐白石满不满意。 看到这一幅画,齐白石当即改变了主意。 这幅画生动至极,足以看出李苦禅下了功夫。 齐白石将《祭物图》放在灵堂里,一旁还有母亲的遗像,因为回不去家乡,但为了不留下遗憾,所以他在自己家里守灵。 整整三天时间,齐白石一直守在灵堂面前,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而三天结束后,他并没有将《祭物图》烧掉,反而在上面盖了印,题了字,最终放在一个大木柜子里。 不为别的,只因这幅画画得太好了。 对此,李苦禅一概不知。 直到北京画院大搬家,《祭物图》逐渐显露在大家的面前。 在安置过程中,有人突然发现柜子夹层里面的《祭物图》。 也就是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这幅画并没烧掉。 只不过,李苦禅到死也不知道。 齐白石之所以选择留下这幅画,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两人感情的象征。 自拜师以来,李苦禅对齐白石的感情愈发升温。 而齐白石也不例外,师生情只增不减。 如今,《祭物图》在北京画院,每每看到都会想起齐白石丧母之痛,齐白石和李苦禅深厚的师生情。 他们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故事永不落幕。 主要信源:(新湖南——齐白石偷藏的一幅画)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