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此次应允谈判,看似是回应美方“求谈”的态度,实际上另有三重考虑:
第一,抢占道德制高点:美方一边宣称谈判一边加征关税,中方以“谈可以,但需先撤销关税”将难题抛回美国,使国际社会明晰究竟是谁在破坏规则。此次放宽接触条件,既彰显出灵活性,也让美方陷入“是否率先妥协”的两难境地。
第二,检验美方诚意:将谈判地点选在瑞士(中立国家)而非美国,这是在向特朗普政府表明——若要谈判就必须遵循平等原则。中方援引“听其言观其行”的古训,显然是要求美方先拿出实际举措,而非空口承诺。
第三,打破美方讹诈:美方企图借“谈判”之名持续以关税施压,中方直接戳穿这种把戏,警示“以谈促压”的策略不可行。此时同意接触,既防止被指责“拒绝沟通”,又借助多边场合(同期开展中法对话)来缓解美国施加的压力。
简而言之,中方此次是将谈判桌化作照妖镜——倘若美方真的撤销关税,便可实现双赢;要是继续玩弄手段,全世界都能看清谁在蓄意搅局。这一举措既坚守战略定力,又把难题重新推回给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