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多次主动传递谈判意愿,中方并没有把话说死。而这一次,特朗普也开始服软,声称计划要对中国降低关税,但是却有一个前提条件。中方到底说了些什么?特朗普又究竟有什么条件? 不久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公开对外表示称,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层多次表态,表示愿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同时,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对此,中方正在进行评估。
“正在进行评估”这6个字,可以说是颇为耐人寻味。中方没说谈,也没说不谈。到底谈还是不谈,一切都需要进行评估之后再做决定。而中方将要重点评估的标准之一,那显然就是美方的诚意和态度。这一次,中方没把话说死,后续要看的,就是美方如何表现了。 有专家分析称,中方的这一回应,尽显大国的沉稳与理智。在过往的经贸摩擦中,美方的反复无常历历在目。中方的评估,正是在审慎考量美方是否真正有改变错误做法的决心,还是依旧试图通过谈判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美方若真想让谈判有实质性进展,诚意必不可少。所谓诚意,绝非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表态上。过往美方在谈判中的表现,时常是说一套做一套,试图以谈为幌子,对中方进行讹诈。在过往的经贸谈判中,美方在达成初步协议后,又单方面推翻承诺,继续加征关税,严重损害了双方的互信。这一次,中方明确要求美方在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等关键问题上做好准备并拿出行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中方看到其谈判的真心实意,才具备开启新一轮有效谈判的基础。 除此之外,中方也向美方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会在美方的压力下仓促进入谈判,更不会在谈判中轻易妥协。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应对各种情况,无论是贸易战还是谈判桌,都将坚定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发展利益。未来,美方的一举一动都在中方的观察之下,只有其以实际行动展现诚意,才有可能推动中美关税谈判朝着有利于双方、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方向前行 。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也终于开始服软。不久前,特朗普公开对外声称,他将在“某一时刻降低对中国的关税”,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的话,美国将“永远无法和中方做生意”。很显然,他的这一最新说法,与他此前极其强硬的态度相比,可以说是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 当然,特朗普还提出了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中美双方之间必须要进行“公平贸易”。对此,特朗普还解释称,在拜登担任美国总统时期,美国在中美贸易中损失了高达一万亿美元。很显然,特朗普这仍然还是在拿所谓的“中美贸易不平衡”来说事。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对公平贸易的定义,与美方截然不同。中国眼中的公平,建立在平等对话、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与国际规则的基础之上,绝非美方片面定义的 “贸易不平衡纠正”。中方始终主张,通过理性协商解决贸易分歧,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畅通。 从长远来看,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贸易摩擦带来的伤痛已在两国经济的多个领域留下痕迹,美国消费者承受着物价上涨的压力,企业也面临着成本攀升与市场萎缩的困境;中国企业同样在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中面临重重压力。唯有通过真诚谈判,摒弃无端指责与单边行动,中美才能找到合作的新平衡点,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的信心。未来,全球都在期待中美双方能够跨越分歧,以实际行动书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