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民半数“处于愤懑状态”…30多岁及低收入群体心理健康亮红灯】海外新鲜事
调查显示,韩国超过半数国民长期处于愤懑状态。
首尔大学保健研究生院健康灾害综合应对教育研究团(团长金浩教授)7日发布了《促进心理健康与应对危机的普通人调查》结果。该调查于上月15日至21日以全国1500名成年男女为对象,通过网络方式进行。
对于韩国社会整体心理健康水平,48.1%的受访者评价“不好”,40.5%认为“一般”,仅11.4%表示“良好”。在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因素中,“强调竞争与绩效的社会”(37%)占比最高,其次是“以他人眼光和评判为标准的社会”(22.3%)。
通过自评量表分析受访者情绪状态发现,12.8%的人正经历“严重水平的愤懑”,包含这部分人群在内,54.9%属于持续承受愤懑痛苦的“长期愤懑状态”。按年龄段划分,30多岁群体中严重愤懑比例达17.4%最高,60岁以上为9.5%。收入方面,月收入低于200万韩元的群体占比21.1%,而1000万韩元以上高收入层仅5.4%。
阶层认知上,自认“下层”的受访者中16.5%处于严重愤懑状态,“中层”为9.2%,“上层”达15.0%。对于“世界本质是公平的”这一陈述,69.5%表示不同意。研究团队指出,公平世界信念越低,愤懑分数越高的趋势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过去一年中,47.1%的人经历过影响健康的严重压力,其中40多岁(55.4%)、30多岁(51.7%)和月收入低于200万韩元群体(58.8%)尤为突出。压力源在个人/家庭层面主要为健康变化(42.5%)、经济水平变化(39.5%)和离别/丧失(20.7%);在学校/职场等社会层面是关系变化(30.2%)和雇佣状态(23.7%);在政治/社会等环境层面则是政治环境变化(36.3%)、社会秩序混乱(33%)和社会灾难(23.1%)。
经历心理健康危机者亦不少见。27.3%的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曾因精神危机无法履行原有职责,其中51.3%有过自杀念头,20.5%制定过自杀计划,13.0%有过实际尝试。然而危机时寻求帮助者仅39.4%,未求助者主要因“对污名化与他人眼光的恐惧”(41.9%)。
应对压力方式上,“向家人朋友倾诉”(39.2%)最多,“独自忍耐不作为”(38.1%)比例相近,寻求专家帮助者仅15.2%。总负责人柳明顺教授强调:“每四名经历精神危机的受访者中近三人未求助,主因是污名化与恐惧。亟需通过社会沟通与实践缩小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与应对态度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