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包含剧透】我感觉五一档的《大风杀》属于被当前低迷市场拖累的电影,某种意义也

卢诗 2025-05-06 22:48:38

【本文包含剧透】

我感觉五一档的《大风杀》属于被当前低迷市场拖累的电影,某种意义也是对于电影人的一个启示。

当电影市场低迷,大家都失去信心的时候,哪怕你有不错的作品,可能也吸引不到观众了。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吃电影大盘,大盘好你也好,所以维护电影大盘真的和行业内每个人息息相关。

《大风杀》的优点在于,他是极少数能理清黑帮和恐怖分子差异的电影

它一上来非常直白的把所有设定直接甩出,90年代边陲小镇,早年因为矿业资源一度繁荣,后来资源耗尽走向衰弱。

又因为当地戈壁大风,交通通信不便,极端天气下两三周才有市里班车。

标准的暴风雪山庄模式,还结合了中国本土资源型城市衰退的背景。

为了防止你没理解,电影开头又来了一场大哥大交易,再次明确告诉你,这里没信号,大哥大什么的用不了,通信只能靠电台。在下一批班车到来前,这里就是一个标准的孤岛。

接着是各方势力亮相,派出所警察,小镇居民,外来挖宝的匪徒。当年他们为逃避追捕将钱藏在这个偏远小镇,现在回来想挖出来。

小镇居民人数最多,但一盘散沙

匪徒这边几十个人几十条枪,

派出所就三个警察

这个战斗力对比,按理说其实没什么悬念,除非你派出所三民警各个战狼附身,战力爆表,否则根本没法打。

事实是派出所这边,一个和气老大哥,一个热血愣头青,白客倒确实是参加过越战的退役老兵,但就一把手枪子弹也有限。匪帮那边可是一堆AK,战斗力根本没法比。

但剧情关键就在这里,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

什么叫现实主义?现实的意思就是

——匪徒不想去找警察,警察其实也很难直接跟匪徒硬碰硬。

在传统故事里正邪双方进入这种绝境,基本就是双方一亮阵营立马杀作一团,打得天昏地暗,但现实是,两边遭遇后,都不是特别想打。

匪帮思路是,大风天里玩什么命啊,我吃饱了撑着要去强攻派出所?赶紧挖箱子分钱走人

民警这边思路是,能维护正义当然好,但敌方势大,咱们还是保护居民安全第一,各家各户都给我把门窗关上别到处走。

哪怕中间出现意外,警察发现了匪帮的两箱宝藏,并把他们作为证物带回派出所,匪帮什么反应?

想了一下,还是不想打

很多电影描述黑帮总喜欢刻画一个残暴,无情,杀人不眨眼的形象。看,坏人这么凶,够真实了吧?但真正的黑帮,他首先是一门生意,所以国内黑帮片大众公认的高峰是杜琪峰的《黑社会》。

你以为古惑仔打打杀杀是黑帮,但真正的故事是,我当话事人带大家去尖沙咀赚大钱。

《大风杀》显然延续了这个逻辑,并且刻画了匪徒这边的不同山头。

老大在两个箱子进入派出所后,想打。

他的思路是,强攻派出所拿回箱子,至于伤亡,只要有钱,就可以招更多的人,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所以伤亡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出威风拿回钱财。

而小弟们想的是,钱固然重要,但要强攻派出所,显然过于硬核了。

最后就是二把手的会计被推到台前。其实他从始至终都是忠于老大的,但没办法,他被小弟们裹挟着黄袍加身了。

会计精于计算,他觉得强攻派出所显然是亏的,不想打的小弟们推他出头反对大哥。

这才是黑帮的真正逻辑。

大众印象里黑帮杀人不眨眼,其实不对,在不需要付代价的时候,黑帮确实是杀人不眨眼,但当需要付代价的时候,黑帮明显是更怂的。

警察一方可以为了理想为了信念和你拼命,黑帮杀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没有心理负担,但你让他冒着伤亡强攻派出所,没有一定收益的情况下,他绝对是不干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黑帮黑社会电影拍的不入味,因为他们拍的其实是恐怖分子,而不是黑帮黑社会。

恐怖分子虽然是坏人,但也确实是属于有理想有信念那种,坏的理想也是理想,所以恐怖分子是有可能干出不计代价给你搞事行为的,你写恐怖分子,得写清他的理念,他的逻辑思路。

而黑帮,哪怕是国际黑帮,他也是一门生意,是要赚钱的,所以你写黑帮,你得写清他的商业逻辑。

而《大风杀》里的匪帮,显然毫无疑问是黑帮逻辑。

所以双方实力对比,并没有那么明显,警方人少但是信念坚定,匪徒这边实力强悍,但就想拿钱走人。在这个大背景下,才有双方有来有回斗智斗勇或是菜鸡互啄的故事。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风杀》其实是找到路子的,当前国产电影,不说特效画面,首先你得把故事讲圆。在这个基础上,才是有预算上特效,有资金上场面,但电影的核心,永远是故事。

0 阅读:1
卢诗

卢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