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蒋介石见军统日益坐大,成立了一个五人小组进行监视。戴笠万万想不到,他

潮女炫风尚 2025-05-06 20:50:20

1945年,蒋介石见军统日益坐大,成立了一个五人小组进行监视。戴笠万万想不到,他的结义兄弟胡宗南,也是成员之一。 戴笠,1897年出生在浙江江山一个穷乡僻壤,家里没啥背景,小时候死了爹,靠寡母拉扯大。他小时候挺聪明,在村里私塾读书成绩不错,后来上了县里的小学,成绩也名列前茅。可惜家里太穷,读不起书,16岁就跑去上海闯荡。那时候的上海滩,鱼龙混杂,戴笠靠着小聪明和机灵劲儿在码头、市井混日子。后来,他在上海股票交易所混了个脸熟,认识了蒋介石和戴季陶,递了点街头情报,算是搭上了线。 1926年,戴笠考进黄埔军校第六期,正式迈进军界。不过他在学校没混多久,因为贪污被开除了,名声有点臭。但他不死心,知道自己得抱紧蒋介石的大腿。每天早上,他就在蒋介石常经过的地方等着,递情报,表忠心。蒋介石慢慢注意到这个瘦巴巴的小伙子,觉得他挺机灵,也够忠诚。1928年起,戴笠开始给蒋介石跑腿,收集情报,跑遍南京、上海,干得有声有色。 到1930年,蒋介石让他组建个“调查通讯小组”,也就是“十人团”,专门盯着党内的反对派。1932年,他又搞了个“复兴社”特务处,把特务网撒遍全国。靠着铁腕手段和严密组织,戴笠把军统打造成蒋介石手里的一把尖刀,专门收拾异己。 蒋介石这人,最会玩权力平衡。他知道,要坐稳江山,得抓紧三样东西:军队、财政、特务。军队是硬拳头,打外敌,压内乱;财政是命脉,没钱啥都玩不转;特务是眼睛耳朵,盯着一切不听话的家伙。这三样,他都交给心腹管着。 军队这边,他让何应钦、陈诚、胡宗南、汤恩伯这些人互相牵制,谁也别想一家独大。财政上,宋子文和孔祥熙这俩亲戚掌舵,毕竟自家人才放心。唯独特务系统,蒋介石从不松手,戴笠就是他最信赖的爪牙。戴笠干得卖力,把军统搞得密不透风,帮蒋介石除掉不少眼中钉。可蒋介石心里清楚,权力这玩意儿,太大了就容易反噬。 到1945年,抗战快赢了,军统势力膨胀得离谱,渗透到军事、财政、交通这些关键地盘。蒋介石看着军统的报告,心里不是滋味。这势力是他一手扶起来的,可现在有点失控的味道。戴笠这家伙,手握特务大权,耳目遍布,要是哪天起了别的心思怎么办?蒋介石最怕的就是“尾大不掉”,手下人权力太大,最后威胁到自己。 为了掐住戴笠的命脉,蒋介石使了不少招。他先让李士珍这些人分担军统的事务,削弱戴笠的控制力。接着,他秘密搞了个五人小组,专门盯着戴笠的一举一动。这五人里,居然有戴笠的结义兄弟胡宗南。胡宗南跟戴笠关系好得像穿一条裤子,可蒋介石偏偏挑他下手,够狠也够毒。这招不仅防着戴笠,也让戴笠明白:没人是绝对靠得住的。 抗战一结束,老百姓都盼着和平,特务这套高压玩意儿越来越招人恨。1945年,全国上下喊着要取消特务机关,蒋介石顶不住压力,只能跟共产党谈。谈判协议里白纸黑字写着,国民党得解散特务组织。这对戴笠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辛辛苦苦建起来的特务帝国,眼看着要散架,自己也可能变成没人要的弃子。 戴笠急了,四处跑关系,想保住自己的地盘。他瞄上了各大城市的警察局长职位,打算通过控制警政,保住肃清汉奸的大权。可蒋介石早有防备,这些肥缺都被他塞给了亲信。戴笠折腾半天,只捞到点边角料,处境越来越尴尬。他每走一步,蒋介石的眼睛都盯着,猜忌也越来越深。 1946年3月17日,戴笠从青岛飞上海,处理些紧急事儿。结果飞机在南京上空撞了岱山,炸成一团火球,人都没了。这事到底咋回事,到现在也没个准信。有人说是天气太糟,大雾遮眼,纯属意外;有人怀疑是蒋介石下的黑手,毕竟“狡兔死,走狗烹”,戴笠用处不大了,还可能碍事;还有人猜是美国特工干的,但没啥真凭实据。 不管真相咋样,戴笠这一死,军统立马散了架。蒋介石趁机把特务系统的残余势力收回来,改组成了国防部保密局,交给毛人凤管。戴笠这颗棋子,算是彻底被老蒋扔了。他的死,不光是特务系统的终点,也让人看透了蒋介石的冷血手腕。

0 阅读:128

猜你喜欢

潮女炫风尚

潮女炫风尚

潮女炫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