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魅力,不只是“女性魅力”
生活关系大师
2025-05-06 15:22:17
高知悍妇,很酷,是最近大家都想认领的新人设。“祝你成为高知悍妇”,一度成为女性间相互表达支持的祝福。
它用以形容那些区别于传统的知识女性或市井妇女的一种新的合成特质的女性。她们本身是知识的拥有者,拥有卓越的头脑、过硬的专业能力,又没有被社会文明和道德标准过度驯化,区别于传统的书斋气,具有深刻的见解与直击本质的毒辣慧眼,还敢于表达自己,坚守自己的原则与边界,勇于捍卫自己的权益,不畏惧他人的眼光与评判,生猛野性,锐利大胆。
符合这一标签的女性,往往具备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拥有一定的经济权、话语权和社会身份。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榜样作用。
但其实,这样称呼某一类女士,并不友好,“悍妇”二字本身携带的“顽固、咄咄逼人、富有攻击性”的基因,将“高知”与“悍妇”关联,暗含着对“非典型女性气质”的不尊重、污名化、贬义和歧视。
凭什么男性就没有“高知悍匪”呢?马斯克的偏执被美化为天才特质,而董姐说“我从不犯错”却被讽为傲慢,被解构为更年期躁动。社会对女性酷似男性的战斗姿态几乎零容忍,他们宁愿破局的女人是个泼辣的"疯子",也无法坦然面对一个冷静的"破局者"。
这个世界上,所有高价值的东西都是一致的,财富、权力、资源、认知、能量,没有一样写着“仅限男士”。想获得这些,除了世袭继承,都需要斗智斗勇,甚至不惜铁血战斗。在这一点上,性别能量有差异,但是平等的。
不少女性主动拥抱“高知悍妇”标签,正面反叛传统的“温良恭俭让”人设,也巧妙地避开了“独立女主”叙事的同质化竞争,却很难意识到自己成为了父权世界play的一环。
你可以“高知”,你也可以“悍”,但你只是“妇”,你的战场依旧被默认在婚恋等传统女性赛道,你可以“悍”,但你必须在“高知”的加持下,获得成功,只有成功才能豁免,底层女性的“悍”依然不被允许。
“高知悍妇”,既是对传统性别规训的突围,也是新枷锁的诞生。
真正的性别平等是重构评价体系:女士可以自由展现真实自我,她可以是坚定的、温柔的、幽默的、内敛的,也可以是泼辣的、强悍的、癫狂的,她可以在学术会议上舌战群儒,也可以在菜市场上为了几毛钱据理力争。不应该被预设。
让所有形容词回归“人”本身。强者、弱者、高知者、无知者,而不是某性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