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境内的一个小县城,斥巨资70万为日军立碑,公然纪念日本侵略者,还要求当地商人在纪念碑上画上日本国旗,表示中日友好,这件事引起了民众的愤怒,深夜,五位爱国壮士千里迢迢赶去怒砸了纪念碑。 2011年夏天,黑龙江省方正县发生了一件让全国老百姓都炸锅的大事。 这个经济不算富裕的东北小县城,突然在中日友好园林里竖起两块石碑,其中一块刻着"日本开拓团死亡者名录",另一块刻着"中国养父母逝者名录"。 消息刚传出来,网上就炸开了锅,谁不知道"开拓团"是当年日本鬼子侵略咱们东北的帮凶?县政府这回可捅了马蜂窝。 说起这个开拓团,那得把日历翻回到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鬼子占了东三省不算完,还从老家运来二十多万农民,美其名曰"开拓团"。 这帮人扛着锄头来东北,实际上就是给关东军打前站的,他们强占中国老百姓的田地,把祖祖辈辈在这片黑土地上刨食的农民赶进山沟。 哈尔滨往东百十公里有个方正县,当年就是开拓团扎堆的地方,最气人的是,这些人不光抢地,还帮着日本兵镇压抗日队伍。 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开拓团里那些没来得及跑的,有的病死饿死,有的被中国老百姓收留。方正县后山那片的日本人公墓,埋的就是这么些人。 时间转到新世纪,方正县领导看着周边县市都发展起来了,自己这头还靠着种地过日子,心里急得慌。 他们发现县里住着不少日本遗孤后代,这些人逢年过节总回日本探亲,有的还成了企业家。县里领导灵机一动,合计着打"中日友好"这张牌。 2007年开始,县里往省里、中央打报告,说要建中日友好园林。 等到2011年7月,两座石碑在中日友好园林里立起来,县财政账上划出去七十万。这钱花得值不值先不说,消息传到网上可把全国人民气坏了。 要说县领导也不是没准备说辞,分管这事的洪副县长在记者会上解释,立碑是为了教育后人记住历史,还说得到外交部批准。 外事办王主任说得更直白,说当年开拓团里也有妇女儿童,这些人也是战争受害者。可老百姓不买账——南京大屠杀三十万冤魂还没等来日本人的道歉,咱们倒先给侵略者立碑了? 这时候,五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凑到一块了,领头的叫陈福乐,河北保定人,平时在工地干活。他在网上看到新闻,气得把手机摔在水泥地上。 当天晚上,他联系上河南老乡梁智,又在保钓论坛上找到三个热血青年。五个人在北京碰头,买了红油漆和小铁锤,坐上开往东北的绿皮火车。 到了方正县,中日友好园林门口站着八个保安,五个人装成游客想混进去,被拦在门外。他们绕到后山,翻过两道铁丝网,硬是摸到了石碑跟前。 三伏天正午的太阳晒得人发昏,可当他们看见碑上密密麻麻的日本名字,浑身血都凉了。红油漆泼上去,铁锤抡起来,石碑上火星子直冒。 要说这碑修得是真结实,砸了半天才崩出几个小坑。动静招来了保安,五个小伙子没跑也没躲,直挺挺站在原地。 派出所里,民警问他们为啥闹事,陈福乐脖子一梗:"国仇家恨不共戴天!"这话把做笔录的小警察说得手直哆嗦。 要说警方也难办,五个小伙子没伤人没毁物,教育两句就给放了。当天夜里,他们搭最近一班火车回了北京。 没想到这事已经在网上传疯了,火车站出口拉着横幅,上面写着"欢迎砸碑五壮士凯旋"。 全国老百姓的怒火算是被点着了,社科院专家在电视上拍桌子,说开拓团就是侵略先锋队。 南方周末的记者跑到方正县暗访,发现满大街都是日语招牌,连烈士陵园都比不上日本公墓气派。 最让人心寒的是,县里要求商家在纪念碑上画日本国旗,说是方便日本游客认路。这事传到网上,有人把方正县叫成"东北小东京"。 压力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县领导开始还嘴硬,说老百姓不懂国际关系。可等到8月5号晚上,挖掘机开进中日友好园林,七十万的石碑说拆就拆了。 拆碑那天半夜,周围居民听见动静出来看,有人当场放了挂鞭炮。后来网上流传的照片里,石碑碎块和钢筋水泥搅在一起,活像被嚼碎的骨头渣子。 这事过去小半年,哈尔滨中级法院出了终审判决,说那五个小伙子行为过激但情有可原。国家随后修订了《英雄烈士保护法》,明文规定不许美化侵略者。 方正县领导班子里,主管这事的几个干部挨了处分,招商引资的日本企业跑得精光。倒是那个日本人公墓,现在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天都有老师带着学生来听当年的故事。 要说这事给咱们什么教训?经济发展不能跪着求,民族尊严更不能当买卖做。 哈尔滨往东百十公里那片黑土地,埋着抗日烈士也埋着日本遗骨,历史就在那儿摆着,谁也擦不掉改不了。 倒是那五个抡铁锤的愣头青,有人问他们后不后悔,陈福乐摸着后脑勺笑:"要再来一回,我还得去!" (信息来源:闽南网2011.8.4方正县开拓团碑被砸)
2011年,中国境内的一个小县城,斥巨资70万为日军立碑,公然纪念日本侵略者,还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06 12:46: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