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好多人把“值多少钱”和“卖多少钱”给混淆视听了
搞得舆论认为:小米SU7 Ultra这挖孔前机盖卖4.2万元太贵了
为什么会定价4.2万?
在定价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研发成本、开模成本、定制成本,其次得考虑这样产品大概会卖多少,最后再进行合理定价
单纯就研发成本而言,小米SU7 Ultra的挖孔机盖就肯定不便宜
一款车的前机盖,涉及到行人碰撞保护
就这一点,小米就不知道要投入多少成本去反复修改形状,以此达成行人碰撞保护要求
更别提如何把水和污渍排走、适老化要求等等这些了
为什么第三方的配件能做便宜,那是因为直接就复刻官方就好了,能少一大笔研发费用
他们只需要照葫芦画瓢就好了
即便是照葫芦画瓢,价格也肯定不低
当然,这是保证1:1用料下的情况
但正常情况下,第三方必然会偷工减料[淡淡的][淡淡的][淡淡的]
我倒是觉得,4.2万的前机盖是值的,也是该卖这么多钱的…
毕竟挖孔前机盖这东西,小米好像是为数不多国产上路的存在
用户17xxx68
就这破机该就是外观件这,还研发?高科技公司就研发这些勺子锤子,梳子?也只有猴子信了
淡定哥
一个水杯开9次会,一个机盖不得开9000次会?肯定得把成本加上
用户12xxx49
以前米粉说厂家的研发费和卖的价格没关系的,现在又懂科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