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发妻周氏问左宗棠:你每月收入多少银子?左公答:一年40000两白银。妻子吃了一惊,说:好你个左宗棠,每月才给家用200两?这么抠门!说,这钱你都花哪儿了…… 左宗棠,湖南湘潭人,出生于清朝嘉庆二十三年(1812年),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左宗棠的人生充满传奇,从贫苦书生到位极人臣,他的一生是清末民初复杂时局的缩影。他的政治生涯开始于道光年间的科举,尽管多次落榜,但他的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性格最终使他得以进入政坛。 左宗棠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晚清的民族危机中,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不仅重视军事,还注重教育和地方建设,致力于西南地区的开发。 在那个清晨,阳光穿透湘潭的雾气,照进了左宗棠家的简朴客厅。家里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铺着白色的桌布,上面还有几只青花瓷的茶碗,散发着淡淡的茶香。周诒端坐在桌旁,她的面前是一叠刚刚整理好的家庭账本,数字和笔迹都整整齐齐,显示出她对家务事的严谨。 左宗棠刚从外面的书房走进来,他的步伐稳重,一身朴素的官袍没有过多的装饰,但仍显得格外庄严。他看到妻子正看着账本,便微笑着走过去坐下。 “诒端,你这是在查账么?”左宗棠温和地问道,他的声音在静谧的房间里显得尤为清晰。 周诒端点了点头,她抬起头来,目光认真而直接。“我在想,我们一年到头的开销。你每年的收入我并不是很清楚,能不能告诉我一下,究竟有多少?”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和不解。 左宗棠点头,声音依旧平静。“一年大概二万两白银。” 周诒端闻言,不由得惊讶地眨了眨眼。“那你每年只给家里二百两,其余的钱都去了哪里?”她的声音略显提高,显然这个数字与她的预期有很大的出入。 左宗棠叹了口气,他伸手抚摸了抚摸桌面,仿佛在整理思绪。“朝廷有时会拖欠俸禄,而我又常用自己的私房钱去救济灾民和支持地方的学校。”他的解释简洁明了,语气中没有任何炫耀或是不满。 这时,屋外传来了几声鸡鸣,空气中带着几分生活的气息。周诒端听了丈夫的解释,眼中的怒气逐渐平息,但仍有些不甘。“我知道你一直是个仁心人,但家里的开销也是实实在在的。孩子们的教育,日常的花销,这些都需要银两。” 左宗棠认真地看着妻子,眼神坚定。“我知道这对你和孩子们是一个负担,我也尽力在保证家庭的基本生活。我没有在外面做一些不正当的事情,所有的钱都用在了应该用的地方。” 客厅中的气氛略显沉重,两人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周诒端轻轻地叹了口气,她站起身,走到丈夫的身边,轻声说道:“我理解你的苦心,也知道你一直以来的为人。我只是希望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沟通,毕竟家是我们共同的港湾。” 左宗棠点头,感激地看了妻子一眼。“我会的,以后我会把家中的事情和你说得更详细一些。” 对于周诒端而言,最初的难以接受逐渐转化为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这种转变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日复一日的观察与思考中逐渐形成的。周诒端开始更加仔细地关注丈夫的公共事务,她发现左宗棠不仅在家庭中是一个负责任的丈夫,更在社会上是一个深具影响力的改革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诒端见证了左宗棠如何使用他的职权和资源来资助教育和救济灾民。每当有灾害发生时,左宗棠总是第一时间派遣救援,并且经常私下捐款,有时甚至是自己的全部积蓄。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频繁地资助学校建设,提供学生奖学金,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才俊回馈社会。 左宗棠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继续坚持他的理念,无论是在军事上的英明决策还是在民生问题上的关怀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的生活虽然充满挑战,但他从未放弃过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民众的关怀。 然而,公务繁重加上年事已高,左宗棠的健康状况开始每况愈下。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周诒端成为了他最坚强的支持者。左宗棠感激地对她说:“没有你,我走不到今天。” 终于,一个寂静的秋日黄昏,左宗棠在任职地安详地去世,终年72岁。消息传出,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哀悼。许多人自发前来致敬,他们缓缓地走过他的灵柩,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由衷的敬意和深深的不舍。 左宗棠的一生,确实充满了波折,但他以一腔热血和不懈努力,为中国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以及对教育与民生的深刻影响,使他的名字永载史册。 周诒端在丈夫去世后,没有选择沉浸在悲痛中,而是继续维护家业,坚持传承丈夫的遗志。她积极参与社会慈善工作,尤其是在教育和灾后重建方面。周诒端深知,这是左宗棠生前最关心的事,她决心将这份关怀继续传递下去。
1863年,发妻周氏问左宗棠:你每月收入多少银子?左公答:一年40000两白银。
品古观今吖
2025-05-05 10:53:03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