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美国市场,行不行?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其实可以没有美国市场。所谓失去美国市场,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产品不再销往美国。有人说,我们对美有3000多亿的贸易顺差,失去这个市场有些遗憾。确实有些可惜,但如果对方关闭大门,我们也不会强求。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的经济早已经不是“一条腿走路”。这些年,我们的出口市场就像一棵大树,根系越扎越深,枝干越伸越广。东边不亮西边亮,美国市场只是其中一个分支,而不是唯一的养分来源。 中国有14亿人口,消费市场就像一片大海,潜力无穷。这几年,政府通过“两重”“两新”政策激活内需,高铁、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爆发式增长。 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4%,相当于全国人民自己就能撑起大半个经济盘子。打个比方,以前我们靠外卖活着,现在自己开了厨房,食材新鲜,花样还多,何必再看别人脸色? 而产业链方面,中国更是有底气。从芯片到新能源,从高铁到航天,我们早就建立了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 而就算美国市场突然消失,长三角的电子厂可以转产国内需要的5G设备,珠三角的服装厂可以给东南亚订单加码,中西部的车企可以把新能源车卖到中东。 有人可能担心,失去美国市场会不会导致失业?这确实是个问题,但中国经济的韧性就在于“船大难掉头,但能抗风浪”。2018年贸易战的时候,美国加征关税,中国出口非但没垮,反而倒逼出了产业升级,新能源车、光伏等产业借机崛起。 现在中国的出口产品里,高端装备、智能家电这些“高含金量”的东西越来越多,就算美国不要,欧洲、中东、拉美抢着要。 说到底,经济全球化就像一场宴席,大家各取所需。如果有人非要掀桌子,那我们也可以换个场子。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让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尝到了合作的甜头,阿拉山口的边民互市交易额翻了几番,中欧班列每天都在亚欧大陆上跑出新天地。美国市场重要,但不是不可替代。
巴菲特表示美国已经赢了! 2025年5月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股神巴菲特称“
【5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