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侣行之珏山青莲寺 因果轮回结缘青莲寺 初世时,生于五代之期。家道中落,艰

安阳的自游人 2025-05-05 08:27:39

自驾侣行之珏山青莲寺 因果轮回 结缘青莲寺 初世时,生于五代之期。家道中落,艰辛贫乏,每日山中砍柴,于市中叫卖,以此度日。偶然之时,闻高僧诵经,心既开悟,遂拜为师,云游天下。 一日,随师行至泽州硖石山中。见师立于山腰谷地良久,问之因何。师说:“此处山峦叠嶂,青苍佳木丛荫,周围高峰如莲盛绽,正是修行之胜地。今立足于此,修筑庙宇,供世人礼佛”。 听言师命,于山石平地之上,伐木砌石,续而筑简易之居。每日晨出讲经化缘,日尽归于石室之中修行。 当期之时,恰逢世间礼佛之心日重。师为得道高僧,有官僚之家请师出,为众开缘说法。后举大家之力,修山门,建庭院,筑大殿,开光佛座,遂寺院初成。始称“硖石寺“。 师坐化之时,我立于其侧,师说:“寺院初成,来世还待续为,你我二人师缘末了,转世轮回之后,还得续结前缘,将此地发扬光大”。 时光轮转,日月如梭。二世时,家道中兴。于书塾中结识一好友。兴之所至,无话不谈,随成知已。 友经“院试”、“乡试”、“会试”、乃至于“殿试“之后,衣锦还乡。日常事务之后,约三五好友,或于草堂之中,焚香诵经,消遣世虑。或于寺院之内,与有道高僧谈经论道。 一日,行于硖石寺中,所处所见,均有前世之印。思虑三月有余,奏书朝上,论寺院教化所得,尽言佛经教义之感。圣感其诚,随动资增建,寺院规模伟宏。新命“青莲寺”。 友将逝之时,我坐于其前,握手而言:“我知前世未了之愿,虽经百世,今蒙圣上之恩,感我大唐之兴,而今方有所得。我心力尽半,愿再有一世,为世人供清养静修之地,让江湖居士有供奉之所,将举力而为,建青莲上院。” 白驹过隙,马齿加长。繁华如梦的时代,在历史的轮回中,在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宋时明月中,我来到了世间,续写未了的因缘。此时的我,还没能知晓前世的详情。 此世,我满腹才华,诗词百篇,尽得世人赞诵。借此名份,每与当代高僧谈论佛道,也是引得喝彩之声。不可言喻的是,随着名望渐高,思虑也日渐深重。总觉得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做。 一日,行游于山中,得知此地名为“珏山”,山中有一寺院,名为“青莲寺。”于是在当地名门的陪同下,来到此宇。 初进寺院,莫然之中,甚是熟悉。冥冥中前世所居之地。礼佛之后,闲散于后山丛林之中,偶闻有雕石木刻之音。登山而上,见有一居士在高台,修缮寺堂。上前问道,此意何为。答道,寺院之中有苦行僧从,知此地为禅宗胜地,欲在此修建上青莲寺,助力当地百姓的造化,以宣教义。 听此话,我来到工地之中,见僧众,蓦然回念,皆是师行。心窦顺开,以我之名,募集万资,若干年后,青莲寺上院始成。 庆落之时,恰遇中秋,香火旺极之时,与名家宦属,待青茶于亭台。时月出东山。玉盘初现于两崖顶之间,众人具赞,“珏山吞月”胜景。 此时,回望众僧,方知此皆为我师。为记此景,遂刻石记于右殿之石柱上。 斗转星移,弹指之间。去年(2024年)“跟着悟空游山西”,每游一地,都有所记。却始有一念,未能寻得于心田。偶然之间,青莲寺,跃动于脑海。 趁时节,驾车于午后至此,因人从众,被拦于山道之外。于是徒步前行,仅仅游完上院,就被拒于下院之处。心有不甘,于是在晚九点,守路人下班之后,又驾车,直接来到寺院的停车场。在夜深人静中,听林风清语,看北斗群宿,感寺院静寂,与妻独享这空间的自然。世间的种种轮回,一一地闪现。默默心念与师:今世,不知君处何地,弟子前来,师愿已成。有来世,再续佛缘。

0 阅读:1
安阳的自游人

安阳的自游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