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砸下30亿美元,建起一座规模庞大的稀土加工厂,可他们很快就发现,这座工厂想要盈利,就得解决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电费太贵。 说难听点,哈萨克斯坦的基建水平怎么可能撑得住韩国在当地搞耗电量巨大的稀土加工业?光是他们各种隐性收费的电费,比咱们的城市商用电都贵,韩企不亏钱才怪。 您想啊,稀土加工跟炼金子似的,从矿石提纯到分离萃取,哪一步都得可劲儿用电,电炉、离心机、净化设备全是 “电老虎”。可哈萨克斯坦的电网还是苏联时期留下的老底子,主要靠烧煤发电,输电线路老化不说,电压还不稳定,时不时停电都是常事。 更要命的是,当地电费明面上标的是每度电 10 美分左右,可各种隐性收费一堆 —— 什么输电网维护费、跨区域调度费、环保附加税,七七八八加起来,实际电价能涨到 15 美分以上,比咱们国内城市商用电(差不多 10 美分)还贵,韩企每个月电费账单跟流水似的,成本能不爆表吗? 韩国为啥非要去哈萨克斯坦折腾?还不是眼红中国在稀土加工上赚得盆满钵满。咱中国掌握着全球 70% 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从内蒙古的稀土矿到江西的提纯厂,有自备电厂供电,电价稳定又便宜,再加上几十年攒下来的分离技术,能把 17 种稀土元素分得明明白白,成本压得死死的。 可韩国呢,国内没矿,之前靠从中国买加工好的稀土材料,后来美国撺掇 “去中国化”,韩国就想着去哈萨克斯坦拿矿自己搞,结果发现根本玩不转。哈萨克斯坦的稀土矿品位低不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处理,当地既没技术也没配套设施,韩企只能自己砸钱建环保设备,这又多了一笔开支。 最后算下来,工厂生产的稀土氧化物出厂价每公斤能卖到 90 美元,可国际市场上中国同类产品才 70 美元,韩国货不仅贵,还得花大价钱走中欧班列运到欧洲或本土,里外里倒贴钱。 其实全球稀土资源战,从来不是看谁手里矿多,而是看谁能把矿变成高纯度、低成本的产品。中国为啥能稳坐加工龙头?靠的就是从采矿、冶炼到深加工的完整链条,连电价都是产业链的一部分 —— 内蒙古有煤矿,直接建电厂给稀土厂供电,运输成本几乎为零;江西有稀土研究院,不断优化提纯工艺,减少能耗。韩国倒好,跳过基建和技术积累,直接砸钱建厂,以为有矿就能赚钱,结果被哈萨克斯坦的破电网和天价电费教做人。您说,连最基本的供电都搞不定,还谈啥稀土加工? 这不正说明,在稀土产业里摸爬滚打,没有从头到尾的基建配套和几十年磨一剑的技术积淀,光靠 “砸钱买矿” 的蛮力,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吗?
日本媒体驻美记者采访特朗普支持者,现场整活十分尴尬。特朗普支持者十分自信地夸耀: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