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 取证受挫!据外媒报道,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因部分认证项目未完成,暂缓颁发适航证,商飞需在7月的关键谈判中推进技术评估。 不过,这并未影响C919的交付节奏——今年首批订单已启动,商飞正全力冲刺20至30架的交付目标,国内航司的接收工作正有序展开。 EASA的延迟决定虽令人意外,却非全无征兆,国际航空认证本就以严苛著称,空客、波音的新机型也曾多次因技术细节卡关。 C919乃中国首架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获中国民航局认证后,欧美适航证的获取一直是“闯关”关键,此次EASA的反馈更倾向于流程性延迟,并非根本性缺陷,7月的谈判或许会成为转折点。 另一边,C919的交付步伐未停,东航作为启动用户已接收多架飞机,成都航空、海南航空等也在排队等候,商飞提速生产的底气来自国内市场的托底——近千架订单足以支撑初期产能。 C919的策略很清晰:国内交付与国际认证双线推进,即便欧洲取证延迟,亚洲、非洲等市场的适航谈判仍在进行。 更何况,全球航空业复苏带来的飞机短缺,给了C919“错位竞争”的空间——价格优势和服务响应速度是其杀手锏。 C919的适航波折,本质是航空工业“成人礼”的一部分,纵观民航史,新机型从首飞到全球认证耗时十年以上是常态,空客A380曾因线束问题交付延期,波音787的电池故障一度引发停飞,但最终都通过技术迭代化解危机。 对中国商飞而言,EASA的延迟更像一堂“国际规则实践课”,欧美适航体系背后有复杂的技术壁垒和地缘因素,但突破的关键仍是扎实的数据和透明的沟通,7月谈判若能在技术条款上取得共识,或将打开欧洲市场的缝隙。 短期看,C919的优先级应是稳固国内市场,打磨运营口碑,毕竟,任何飞机的可靠性最终要靠千万小时的飞行验证。 而国际认证的博弈,既需耐心,也需巧劲——比如联合亚非拉盟友推动适航标准互认,或通过供应链合作软化欧美壁垒。 中国航空业的崛起仿若一场漫长的马拉松,C919前行的每一步皆在书写历史。适航证的延迟不过是途中小碍,其真正的终点乃是让“中国翅膀”获全球天空的信赖。 信息来源:波音空客暂时安全!欧洲航空安全局:认证中国大飞机C919可能需时3-6年 快科技官方04.30
C919取证受挫!据外媒报道,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因部分认证项目未完成,
哈皮的高高
2025-04-30 18:32:24
0
阅读: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