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许多文字案都让人啼笑皆非。比如,曾静劝说岳钟琪反清被抓后,供出了背后的

摄影圣典 2025-04-30 10:46:29

清朝时期的许多文字案都让人啼笑皆非。比如,曾静劝说岳钟琪反清被抓后,供出了背后的吕留良。雍正皇帝让大家说说对此案的看法,或者处理意见。这明显是雍正帝在试探大家的想法,大家也不可能和雍正帝反着来。 这事儿看着像雍正设的“钓鱼局”,嘴上说“各抒己见”,实际谁敢真提意见?吕留良早死了几十年,坟头草都三米高,雍正硬是把他从棺材里拖出来砍头,连儿子、学生、印书的、卖书的、甚至买书的一锅端了。朝堂上那帮大臣又不傻,皇帝摆明要杀鸡儆猴,这时候跳出来唱反调,怕是嫌自己脖子太硬。 雍正这招“引蛇出洞”玩得贼毒。他让全国读书人写读后感,表面上是“民主讨论”,实际是挖坑等人跳。浙江有个叫齐周华的愣头青,真以为皇帝要听真话,写了篇《独抒己见疏》夸吕留良有气节。结果咋样?直接抓进大牢剐了三千六百刀,全家老小流放宁古塔。这哪是征求意见?分明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阳谋。 更讽刺的是,雍正自己写了本《大义觉迷录》,把曾静从反贼改造成“悔过标兵”,带着他全国巡演,专门批判吕留良。曾静在台上痛哭流涕,说“皇上圣明,奴才糊涂”,台下老百姓却嘀咕:“这姓曾的骂皇上十大罪,怎么没一条砍头的?”雍正以为能靠洗脑宣传堵住悠悠众口,结果反而让宫闱秘闻成了街头八卦。 大臣们更精,早摸透了雍正的心思。内阁学士李绂写奏折,上来先骂吕留良“狗屁不通”,再夸皇上“千古仁君”,最后建议把吕家祖坟刨了撒石灰——雍正看完龙颜大悦,立马给他升官。这哪是讨论案情?分明是大型马屁竞赛现场。连告老还乡的老臣都连夜写诗,说“吕贼该杀,皇上英明”,生怕快递送晚了全家遭殃。 要说雍正为啥这么折腾?无非是心里发虚。清朝坐江山靠的是武力,最怕汉人拿“华夷之辨”说事儿。吕留良骂满清是“蛮夷”,正好戳了雍正肺管子。他搞这么大阵仗,杀鸡儆猴是假,立威是真——你们汉人读书人再敢提“反清复明”,这就是下场! 乾隆比他爹更绝。登基第一年就把曾静重新抓回来剐了,所有《大义觉迷录》全部销毁。老百姓还没来得及读懂书里的大道理,就被新皇帝一巴掌打回现实。合着雍正的“思想辩论”全是演戏,皇权面前,道理算个屁? 回头看看这案子,简直是黑色幽默大全。活人给死人陪葬,反贼给皇帝打工,读书人一边写检讨书一边抖如筛糠。所谓“文字狱”,早不是简单的抓反贼,而是成了皇权驯化思想的工具。从吕留良到齐周华,从曾静到龚自珍,骨头硬的要么灭门,要么闭嘴,剩下的全成了磕头机器。

0 阅读:0
摄影圣典

摄影圣典

读懂摄影,老照片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