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订单拿到手软!BANTLE3D是怎么做到的?
摩方很精密
2025-04-11 15:03:05
在2022年Formnext展会上,BANTLE 3D创始人Andy Bantle首次接触摩方精密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这项通过数字光处理实现全域超高分辨率的技术,将光学精度从传统立体光刻(SLA)的50微米提升至25微米、10微米甚至2微米,直击医疗器械、电子连接器等精密组件的制造痛点。“这项技术让我瞬间意识到变革的契机,”Bantle回忆道。彼时,他正面临客户对定制化、快速交付的迫切需求——传统高精度注塑模具需耗时3个月,而摩方技术仅需3天即可完成原型开发。
在展会结束后,BANTLE 3D迅速引入microArch® S240 3D打印系统,通过摩方工程师的现场培训后,在数周内便投入了运营。技术落地的背后是深度协同。Bantle团队逐渐通过试验,完成了多种材料的参数优化:耐高温树脂(HTL)以耐高温特性支撑电子元器件的功能性验证,生物兼容性树脂(BIO)满足医疗组件的严苛标准,牺牲树脂(SR)则配合机械加工工艺为终端模具制造开辟了全新思路。
如今,BANTLE 3D已发展成为由专业人才组成的创新团队,稳居德国南部唯一具备10微米光学精度3D打印能力的供应商地位。在终端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以化妆品行业为例,睫毛膏刷头模具的制造周期从传统工艺的半年大幅缩短至两周,彻底突破了传统模具制备的复杂工艺桎梏。随着订单量激增,BANTLE 3D于去年11月部署第二台搭载自动化操作系统的microArch® S240A,该系统集平台自动调平,绷膜自动调平和滚刀自动调节三大功能,使工艺参数设置、液面调平、流平时间等步骤实现全自动作业模式,在打印质量稳定性与工艺普适性层面实现代际跨越。“去年,我们打印了大约2500个组件,”Bantle说到,“如今双机协同下,我们可以在短短五天内交付1600个组件。”
接下来,BANTLE 3D的技术版图再度拓展。其新建的2000平方米工厂内,脱脂与烧结设备已准备就绪,而即将投入使用的microArch® S230 3D打印系统,凭借2微米分辨率与陶瓷浆料打印模块,不仅可一体化成型微型传感器等复合结构器件,更为新能源与航空航天领域打开技术窗口。作为欧洲大陆首款此类设备,为科研机构/高校院所提供技术及加工服务,无需考虑跨境运输限制及时间成本。
微纳3D打印 3D打印 工业制造 加工 技术出海 精密制造 代加工 成功的秘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