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是古代一大书法家,都知道他文采好,但是在唐朝的时候还是受过委屈的。唐德宗的

廖化聊历史 2024-11-20 22:09:29

颜真卿是古代一大书法家,都知道他文采好,但是在唐朝的时候还是受过委屈的。唐德宗的时候,宰相卢杞滥用权力,把朝廷上下闹得鸡犬不宁,而颜真卿本就是一个老实人,自然会处处受到排挤,一气之下他找到了卢杞,愤怒地对他说:“卢杞,当年你爹被杀了,头颅被送到了我家,我愣是用舌头把你爹头上的血一点点舔干净的,然后再用稻草编成身躯,然后每年都会加以祭奠,如今你已经身居宰相高位,可是却这样对一个于你有恩情的人,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卢杞的父亲本是一个忠臣,当时发生了安史之乱,叛军已经攻打了洛阳,那里的官员们都怕被受牵连,所以纷纷逃走,但是卢杞等人不辱使命,想着跟叛军拼个你死我活,结果还是被叛军残忍杀害了,为了震慑人心,叛军将卢杞等人的头颅送到了河北,颜真卿佩服卢杞等人的胆量,就谎称这头颅不是他们的,而私下里却因此而痛哭流涕,还不敢用别的东西擦拭脑袋上的血,而是用舌头将血舔干净。   颜真卿本以为他将这件事情告诉卢杞过后,对方会感恩不尽,因此善待自己,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卢杞表面上一副感恩的样子,实际上却是越来越讨厌和憎恨颜真卿。   毕竟如今自己身居高位,朝廷中大多数的人都偏向自己这边,而颜真卿老实本分,肯定不会为自己所用,所以大恩大德又怎么样呢?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多负担,所以干脆就不要把那些事情记在心里,颜真卿确实对卢家有恩,可卢杞心胸狭窄,又怎么会将这件事摆在台面上呢!可是颜真卿却比较单纯,虽然能力高,但是却看不通透人性。   被颜真卿斥责了过后,卢杞一直耿耿于怀,所以想尽了办法除掉颜真卿。恰逢当时怀西节度李希烈使叛乱,唐德宗正为此而忧心忡忡,此刻卢杞又来给唐德宗提意见了:“颜真卿德高望重,让他去淮西劝说李希烈,说不定就可以劝他降服,这样的话我们也不用出兵了。” 唐德宗听了过后觉得是个好主意,所以就同意了这个做法。   卢杞在思考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是花了许多小心思的,颜真卿性子刚烈,绝不会对人服输,而李希烈此刻正在反叛,已经杀红了眼,倘若两人真的面对面了,颜真卿必死无疑,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除掉颜真卿了,果然后来颜真卿到了淮西过后惨遭蹂躏,最后还是被李希烈下令杀害了。   当颜真卿的灵柩运回长安过后,唐德宗非常伤心,这样一个有名气的书法大家就死在了小人手中,实在是可惜啊。不过在古代有这样一句话:宁愿得罪十个君子,也不要得罪一个小人。颜真卿虽然出身高贵,能力优秀,但是他却不知道人性的邪恶,正是因为他老实本分,性格耿直,所以后来才落得个不好的下场。   当年颜真卿与郭子仪同时在安史之乱中讨伐安禄山,在这场战争中,两人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得到了陛下的奖励,但是两人最后的结果却是天差地别,这又是为什么呢?   郭子仪自从平定叛乱了过后,官运一直非常畅通,也多次得到唐代宗的嘉奖,不过郭子仪明白一个道理,站得越高,那么自己身边的威胁也就会越多,所以在某一次立了功过后,唐代宗给郭子仪的所有奖励都被他拒绝了,郭子仪后来提出想让唐代宗送给他六个绝世美女。   这让许多人都震惊不已,且不说郭子仪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臣,不应该沉迷于女色才对,而且那时候的郭子仪已经七十多岁了,就算是要宠幸那么多的美女,也力不从心啊,不过郭子仪才不管别人怎么看,得到了这六个美女过后,整天不理朝政,在家里沉迷于享乐,而且还多次大摆宴席,邀请那些达官贵人们做客,不过郭子仪本身的目的就是让那些人认为自己如今已经妻妾成群,完全不理国政了。其实郭子仪此刻仍然很有能力,他也想让当时的皇上认为他已经没有了任何威胁,而对他放松警惕,自然而然地就不会牵连他了。   不过此刻卢杞的能力和官位还没那么高,有一次他也来赴宴,郭子仪立刻让旁边的绝世美人退了下去,儿子有些不解的问郭子仪:“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郭子仪毫不避讳地回答说:“卢杞长得太丑了,那些美人们看到了肯定会嘲笑他的,等到时候卢杞真的发达了,那我们岂不是就完了。”   颜真卿和郭子仪同样是唐朝有名的大臣,可是最后的结局却截然不同。颜真卿老实本分,经常得罪别人,所以难免落人口实,而郭子仪能力超群,却不张扬,而且擅长隐藏锋芒,所以他才可以明哲保身,全身而退。   这个故事是我在《智囊全集》里面看到的,从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看出无论是什么样的时代,说话做事都需要注意局势,只有这样才可以对我们有利。   《智囊全集》里面包含了许多历史故事, 作家智囊全集在每一个故事中都有他自己的总结,让我们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到古人的智慧。   而且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可以运用到这些智慧,赶紧点击链接购买吧!

0 阅读:0
廖化聊历史

廖化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