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本:您要知道,所有人都不过是假装服从
雅琴评文学
2024-11-16 16:23:20
_
我一直企图在这本书里寻找一句话作为这本笔记的题目——是的,我有充分的信心相信我自己能够找到,直到第99页,我找到了:“但您要知道,所有人都不过是假装服从!”
.
这是阿雷看的近年诺贝尔文学奖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莫桑比克作家米亚·科托的第三本书(其实阿雷也就三本),我举双手推荐。
.
📔书籍:《缅栀子树下的露台》
📝作者:米亚·科托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_
莫桑比克作家米亚·科托《缅栀子树下的露台》很容易让我想起同样是近年诺贝尔文学奖有力的竞争者之一的中国作家残雪的《种在走廊上的苹果树》(第 529本:疯掉或者重生,这是一个问题)。——二者不仅作者均为诺奖有力竞争者,同时题目又极为相似,关键是内容,其实是写实,但手法多少有一些魔幻。
.
故事讲述了一座老人院的院长离奇死亡。被穆冈加附体的警探纳伊塔前往调查——开头就充满了魔幻:作者要借助别人的身体和眼睛来探寻、来发现。
.
各种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人都说自己是真凶。但同时借助他们离奇的自述,一种小切口,普通人的眼光和角度来揭露战后莫桑比克的现状:自由经济体制下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阶层利益的摩擦、文化上的隔阂、下层被边缘化等等。所谓的“战争撕裂了国家,更撕裂了人民。”
_
《缅栀子树下的露台》是一部象征性特别强的小说,堡垒其实就是莫桑比克的缩影,改造后的老人院其实就是战后的莫桑比克,警探是外来的,但是他又是黑人;护士玛尔塔作为葡萄牙文化的“同化者”而存在着;老人西地明戈是留下来的老葡萄牙人;土著黑人妞妞索等等。他们各不相同,但却经历了同一件事——内战!
_
全本书张力满满,蔓延充斥着一个词语:剥离!
.
当然,它拥有一串的原创的优美的句子:
.
[加一R]“我做死人的时候,也曾感受过她的脚在我的睡眠上踩踏。踩踏和爱抚一样,是人类具有魔力的触碰。”
.
[加一R]“他站起身拍了拍沙子,动作里有某种愤恨,就像是想要拍去的并非沙粒,而是自己的记忆。”
.
[加一R]“这里的海承载的背叛比浪更多。”
.
[加一R]“他听说有一片遥远的土地,土地上的老人每晚都坐在海滩上。就这样静静坐着。大海会来挑选自己要带走的人。”
.
[加一R]“那一天的天空蓝得像是弥留之际。”
.
[加一R]“人老了,所有的时间就都是在聊天。”
.
[加一R]“没有故事的人,只靠模仿存在的人。”
.
[加一R]“我么女人总是在刀刃的阴影下:年轻时不让我们活,老了以后又嫌我们不死。”
.
0
阅读:1
淡味Rain
优秀,602本了
季夏
好书
壹一
我有时候也是这样,为标题苦恼时,总想在书里找到想要的,果然没让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