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课题灵感可以这么来!

张允说文学 2024-10-01 12:32:51
新媒体运营者和科研人都离不开创意。多少成功都来源于“灵光一现”,可灵感这种东西来无影去无踪,没有思路的人是抓破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没有方向的硕博研究生们、需要课题的青年教师们,别担心,的《创意从哪里来》带着你的“灵感”来啦! [一R]创意都是偷来的。 明确这个态度,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多去收集有价值的点子,因为你拥有的越多,选择的余地越大,即“输入决定输出”。创建一个文件夹,把四处搜罗来的“宝贝”统统粘贴进去,需要灵感时就打开它寻宝。 [二R]成功,从伪装开始 假装在某个领域深耕,直到有所收获。把世界当作大舞台,书桌就是你的小舞台,笔记本是演出道具,时间便是你的剧本,随着光阴流逝,你手头的动作记录下了专属于你的往昔。 ❗确定模仿对象,如你崇拜的或想要成为的那些人,集百家之长;然后明确模仿内容,主要是创作思路、思维方式,只有这种深层的模仿才有机会超越。 [三R]发展副业,也有前途。 ❗书中所说副业指的是你认为用来打发时间、纯粹消遣的事情,这种其实也有价值,因为多线操作意味着你在厌倦一个事情时,可以轻松切换到其他项目,在这样的切换中不仅保持了高效状态,也治好了拖延症。 ❗若你有爱好,不要轻易抛弃它,因为爱好是专属于你的创意活动。书中指出,“你不是借助爱好赚钱或者出名,而只是为了享受其中的乐趣。爱好从来都只会给予,而不会索取。”在成为自己的路上,不用轻易“断舍离”。 [四R]一条实用法则: ❗在工作中深耕细作,并学会与他人分享。 多听听大家的意见进行改进,若担心思想被他人剽窃,你可以有所保留,相信你的收益会远远大于分享的弊端。 ❗也不要担心其他人的批判可能会影响你的信心,因为影响不是别人赋予你的,而是你从别人那里获得的。端正自己的态度,明白想从他人那里获取什么,你会进行得更加顺利。 [火R]它是《纽约时报》畅销书,小小的看起来和科研毫不相关的书,真的给了我大大的惊喜!建议都读一读,通勤路上40分钟,收获受益一生的思维方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