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沈阳男子救下一只中毒濒死的秃鹫,放生3次失败后它竟然不愿离开,还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4-02-27 16:38:08

2013年,辽宁沈阳男子救下一只中毒濒死的秃鹫,放生3次失败后它竟然不愿离开,还带回一群乌鸦来蹭饭,然而因为一次意外,男子却相对它实行安乐死,这是为何? 在2013年的一个不寻常的日子里,辽宁沈阳的周海翔遇到了一只濒死的秃鹫。这只不幸的生物因误食有毒食物而病倒,幸运地被送到了沈阳猛禽救助站。周海翔,作为一名致力于生态研究的大学生,接受了救助和照料这只秃鹫的责任。 周海翔的日常工作变成了为这只秃鹫,后来被 affectionately称为“肥肥”的生物,寻找食物并治疗其中毒症状。由于秃鹫的天性是食腐肉,而救助站缺乏这类食物,周海翔决定尝试喂食鸡头。这一尝试出乎意料地成功,肥肥显示出对鸡头的极大兴趣,每餐能消耗三个。 经过十几天的精心照料,肥肥的健康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体力也逐渐恢复。然而,当试图将肥肥放回自然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肥肥因为药物使用过度而导致羽毛脱落,无法飞翔。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周海翔不断照顾着羽毛逐渐长回的肥肥,期间肥肥变得越来越依赖周海翔,形影不离。这段时间内,肥肥展现了其温顺的一面,与救助站内的其他动物和平共处。 终于,在几次尝试放生失败后,一次肥肥成功飞离,但仅仅几小时,它就带着一群乌鸦回到了周海翔的身边。尽管周海翔对肥肥的依赖感到无奈,他还是决定再次尝试放生。 到了2014年3月,一次更远距离的放生计划被制定。周海翔在肥肥身上安装了追踪器,以便能在手机上监控它的位置。告别的那一刻,肥肥飞向了天空,周海翔心中既有释然也有不舍。 然而,好景不长,周海翔接到了一通电话,得知肥肥遇到了意外。赶到现场后,他发现肥肥满身是血,双脚已严重受伤,无法再次站立或飞行。 面对肥肥受伤后的悲惨状况,周海翔站在救助站内,面前是奄奄一息的肥肥。它的双脚严重受伤,已经无法支撑身体站立,更不用说重新飞翔。周海翔知道,即便是最先进的治疗,也难以让肥肥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周海翔心中浮现了一个念头:为了不让肥肥继续受苦,或许实施安乐死是一种解脱。 周海翔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同事们,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然而,当提出这一想法时,救助站内的气氛变得沉重。每个人都曾与肥肥有过亲密的接触,对这只勇敢的秃鹫有着深厚的感情。同事们面面相觑,没有人立刻回应。 一位经验丰富的兽医首先打破了沉默。他认真地分析了肥肥的情况,指出虽然肥肥的伤势严重,但它显示出了惊人的生命力。他建议,在做出最终决定前,可以先尝试使用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帮助肥肥康复。 随后,更多的声音加入到讨论中。一些同事提出,即使肥肥不能再飞,救助站也可以为它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它继续生活。他们相信,肥肥的存在对救助站的其他动物,乃至于教育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面对同事们的坚持和肥肥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周海翔开始重新考虑他的决定。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关于肥肥的未来,也是对生命尊重和爱护的一种体现。经过深思熟虑,周海翔最终放弃了安乐死的念头,决定继续照顾肥肥,给予它最好的治疗和关爱。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海翔和他的团队为肥肥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康复计划。他们联系了专业的兽医和康复师,使用了物理治疗、特制的营养餐,甚至是定制的辅助器具,帮助肥肥恢复。每天,周海翔都会花时间陪伴肥肥,悉心照料,渐渐地,肥肥的状况有所改善。 虽然肥肥无法再次飞翔,但它在救助站内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肥肥逐渐适应了地面行走,与救助站的其他动物和睦相处。它的故事激励了许多人关注野生动物保护,成为了救助站的一名“大使”。 故事的结局是,肥肥虽然无法返回自然野外,但它在救助站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周海翔和他的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为肥肥创造了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家。肥肥的故事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例证,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

0 阅读:143

评论列表

看不惯就喷

看不惯就喷

2024-03-01 10:36

真是个贱篮子

烟寒若雨话秋风

烟寒若雨话秋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