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18年,姚广孝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朱棣去探望时问他:“你还有什么遗愿吗?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4-01-26 18:23:37

公元1418年,姚广孝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朱棣去探望时问他:“你还有什么遗愿吗?”姚广孝叹了一口气道:“僧人溥洽被关得太久了,求陛下赦免他!”朱棣脸色变幻了好几次,最终一咬牙:“朕答应你!”姚广孝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世。 在明成祖朱棣的盛世,姚广孝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政治手腕成为朝廷中的显赫人物。他的故事始于一座寂静的寺院,那里的钟声在晨曦中回荡,预示着他不凡的命运。身着简朴僧袍的姚广孝,怀揣着对佛法的虔诚和对世界的好奇,他在寺院中的岁月里,不仅深入学习佛经,还涉猎了广泛的世俗知识。他对天文历算、医药草药有着独到的见解,更对国家大事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期间。姚广孝凭借其非凡的才智和对形势的精准判断,逐渐赢得了朱棣的赏识。从一名普通僧侣到朝廷中的重要谋士,他的一跃成为朝廷中的关键人物。在《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中,姚广孝展现了非凡的组织能力和学识。他调集了大量学者,整理了海量的文献资料,不仅为明朝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自己赢得了“博学宏识”的美誉。 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姚广孝心中始终有一个无法释怀的结。这个结,就是他的老朋友,僧人溥洽。溥洽,这位曾经和他在寺院中一起讨论佛法的伙伴,曾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主录僧,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宁静而又充满智慧的岁月。然而,历史的巨轮碾过,溥洽因其与建文帝的关联被囚禁多年。姚广孝在政治的高潮中,却始终无法为溥洽做些什么。每当夜深人静,姚广孝总会回想起和溥洽共同度过的日子,那些关于佛法、命运和忠诚的长谈。这份无力感和内疚,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1418年的春天,姚广孝的病情日渐沉重。当他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绽放的梨花,他的思绪飞向了远方的溥洽。他们年轻时的笑容,那些讨论佛法的夜晚,以及他们共同念诵的经文,在他心中重现。他想起了溥洽教导他的那些关于宽恕、友谊和忠诚的教诲,这些回忆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抚慰着他疲惫的心灵。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与溥洽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这位老朋友的思念。 当明成祖朱棣得知姚广孝病重的消息时,他立刻停下手中繁忙的国事,决定亲自前往探望。太阳刚刚升起,朝阳透过窗棂,洒在朱棣的身上,投下了长长的影子。他穿过宫廷的长廊,每一步都显得沉重而缓慢。朱棣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姚广孝不仅是他的臣子,更是他的知己,他们共同经历了无数风雨,共同谱写了一个盛世。 当他来到姚广孝的府邸,看到病榻上的姚广孝,那个曾经英姿飒爽、机智过人的谋士,如今已是身体羸弱,面色苍白。朱棣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悲凉。他们谈论起国事,姚广孝虽然病体羸弱,但言谈间仍展现出过人的聪慧和深邃的眼光。朱棣不禁感叹,这样的人物,若失去将是国家的巨大损失。 对话间,朱棣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预感,他突然问道:“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姚广孝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回想过去的岁月,然后他缓缓开口:“僧人溥洽被关得太久了,求陛下赦免他!”这句话仿佛一颗重石,落在朱棣心中。朱棣的脸色变幻不定,心中的波澜起伏难平。在他眼中,溥洽是建文帝时期的余孽,是不可轻易宽恕的对象。但面对临终的姚广孝,他的内心却感到了一种深深的纠结和挣扎。 经过漫长的沉默,朱棣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咬牙说道:“朕答应你!”姚广孝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足的微笑,他的眼中似乎闪烁着释然的光芒。他知道,自己最后的心愿得以实现,老朋友终将重获自由。 不久后,姚广孝便离开了人世,他的心中再无牵挂。而朱棣真的兑现了自己的诺言,释放了溥洽。当溥洽获悉自己之所以能重见天日,全是因为姚广孝的最后一声呼吁时,他感到无比震惊同时也深感感激。从此,溥洽选择了隐居的生活,他时常在清晨和黄昏时分,站在小院中,默默地望着天际,心中默念着姚广孝的名字,感念着这份来自生命尽头的深厚友情。 姚广孝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一位普通僧侣到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要谋士,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实现朋友的自由,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被后人赞颂。他虽然有着“妖僧”的称号,但他的智慧、野心以及对友情的坚守,都成为了他一生的标志。 参考资料: 《明史》 《永乐大典》

0 阅读:3108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65

用户16xxx65

7
2024-02-01 23:59

刚时,所有的朋友亲属没有人看的起他,都认为他是罪臣

爽然若失

爽然若失

7
2024-02-24 23:15

复杂的人生。非常世道使得一切变得更复杂。能做的很有限。

優視移动端客户经理

優視移动端客户经理

4
2024-02-10 09:30

妖僧而已

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

4
2024-02-04 22:02

朱棣不管对错,不能否认他是个英雄。

道长正在晒太阳

道长正在晒太阳

2
2024-01-27 18:31

这种妖僧估计没多少后人会赞颂[抠鼻]

黑毛兔子

黑毛兔子

2024-02-05 09:07

出家人六根不净啊

用户10xxx13 回复 02-24 16:04
他当和尚就是为了活着,真以为剃了光头就是出家人啊,你真是啥也不懂。再说了佛学里面还有有还俗一说呢。

烟寒若雨话秋风

烟寒若雨话秋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